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基层应实行“名中医”资源共享

基层应实行“名中医”资源共享

我国中医队伍中,“名中医”比较少,基层很多地方出现中医人才队伍“断链”,这很不利于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医队伍中,“名中医”比较少,基层很多地方出现中医人才队伍“断链”,这很不利于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基层“名中医”人才资源共享,营造“老带中、中带青、青带少”的农村中医培养模式。

一位优秀“名中医”的培养周期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临证经验,还要具备勤学苦读的个人功底和良好中医氛围,否则临证10年也很难成为“名中医”。农村地区缺乏“名中医”人才,有的地方整个县能称得上“名中医”的中医人员寥寥无几,这很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这种现象造就了基层“名中医”人才“断链”,中医行业在基层也成了“大小疾病跑协和”的“怪象”,从而拉大城乡差别、浪费中医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病外费用”、降低基层中医人员的积极性等,对农村中医事业的发展成了“拦路虎”。

为此,笔者建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应该推行“名中医”人才资源共享制度。把“名中医”的地位提高,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名中医”人才“活起来”、“动起来”。

要建立完善“名中医”资源共享制度,首先要明确“名中医”的定义,其应该同时具备从事纯中医执业、善于学习、乐于传授经验等条件。对符合条件者,采取高薪聘请,同时实行“优者上,劣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建立完善“名中医”资源共享制度?笔者建议,可根据各个县的实际情况,安排“名中医”分别在各个乡镇卫生院坐诊,合理计划时间和挂号人数,让老百姓有序就诊。

此外,每个卫生院应该选拔合适的“名中医”培养对象,让他们跟老一辈的“名中医”学习,提高临证效率,增强学习信心。当“名中医”轮走后,青年“名中医”对象可以很好地“主操后勤”,比如,整理处方、保存门诊日志、研究中医经验、查找中医“漏洞”、接待患者提问等。这样很好地形成“手把手、一对一、老带青”的“名中医”培养机制,到时,愿意跨进“名中医”大门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从中医的本质来看,很需要这样的“名中医”培养机制,而这个机制的前提就是“名中医资源共享”制度的建立。

本页关键字:基层应实行名中医资源共享  名中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继续教育应严考中医经典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