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接轨完善专业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点。而且,专业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此,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收到良好的办学效果。
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
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质量的前提要素。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为主要依据,对所有专业进行规范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并实行动态管理,办好、办大、办强有需求的专业。
为搞好专业设置与开发,学校首先成立了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加强市场调查论证,做到有的放矢。自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增设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中药制药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连锁经营与管理(医药方向)和医学营养等7个专业。这些新设专业无不带有明显的市场针对性,使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护专业为主、特色专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学科门类齐全、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专业教学与岗位接轨
学校充分发挥就业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本位,实施有益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教学。
一是从岗位需求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积极邀请医药企业、医院的专家参加。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再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明确专业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二是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市场调研情况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专业的能力领域,每个领域再分解为若干项具体能力,最后列出各项能力对应的课程。将各门课程的能力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把达标情况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将所列课程按性质相近程度进行归类,部分课程根据需要进行综合处理,确定各课程地位 (必修、选修)及其相互关系。并征求相关学校意见,经专家反复论证,最后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是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以及学生岗位能力提升的不同要求,我们设计出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若干个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二级单元模块,如中药专业在岗位能力提升模块中又设置了中药栽培、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营销等二级单元模块(专门化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订的未来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四是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专业在每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等环节,并填写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从而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问题。
本页关键字:中药制药技术 理论教学体系 中药营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加强创业教育应对就业难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