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以规范强化中药注射剂安全性

以规范强化中药注射剂安全性

为改变目前我国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存在的局限性,呼吁应切实加强中药注射剂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增加试验病例数,以真正做到通过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研究不尽完善,如药物来源、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方面研究的不足,常给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留下隐患。

●治病投药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具体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同时要注意用药禁忌和用量,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中病即止”。

●我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再评价与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有中医药特点的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频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也有所增多。这不仅涉及到患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中药注射剂的健康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知识宣传

针对目前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认识的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做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科普工作,使广大公众全面客观地看待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让大众媒体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宣传时既要避免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也要防止片面夸大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情况,教育群众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观念,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提倡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不辨证、超量使用中药注射剂,随意延长疗程等现象的出现。

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基础研究

当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事件频频发生,不仅与中药注射剂在储存、运输及临床使用等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有关,还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研究不尽完善有关。如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来源、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方面研究的不足,常给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留下隐患。同时,这些问题也是社会上某些置疑攻击中药注射剂的依据,他们常常片面地抓住中药注射剂固有的问题,大谈中药注射剂如何不安全。因此,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基础研究迫在眉睫。

首先,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研发时处方药物的选择与组方研究,谨慎选用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药材,并对注射剂组方进行安全性研究。建议突破传统中药注射液落后的配伍原则,开创“依证随方确认提取有效成分”的先进理念,根据注射剂适应证有效组分而配伍。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成分已研究清楚的中药进行配伍,从而为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应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炮制(制剂)的研究,从源头上解决中药原料的质量问题,从而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说来,应加快推进中药GAP的步伐,建立GAP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同时规范中药炮制(制剂)工艺,提高炮制(制剂)水平。针对目前药材来源不稳定可能导致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建议采用GAP基地药材或固定药材产地的方式从源头上控制产品的质量。同时,应对处方中各药材采用指纹图谱控制技术,保证原料的质量稳定。

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在生产工艺方面,为确保有效成分的活性不在规模生产过程中受损害,应充分考虑药物有效成分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取技术,保障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在明确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时,应使用新技术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精制、分离,减少无效成分和杂质,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对于增溶剂等辅料的使用应慎重,并应进行相应的研究以减少由于加入该类物质而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应根据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减少外来异物污染制剂的机会。

在质量标准方面,应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中各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并将溶血与凝血、血管刺激性、异常毒性等检查纳入质量标准,以防止不同批次药品因制备过程中的操作不慎而导致不良反应。应将指纹图谱控制技术引入质量标准中,以控制各批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保证临床疗效稳定和使用安全。

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

为规范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使用,2008年12月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公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使用中药注射剂,以确保用药安全。

2009年8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包括中药注射剂在内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以上一系列技术标准或措施的出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规范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使用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针对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规范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中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治病投药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具体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辨证选药。同时要注意用药禁忌和用量,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中病即止”,切不可随意超剂量或长期使用。

对于那些不甚了解中医的西医医生和国外医生,应对他们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以减少滥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另外,由于目前对中西药配伍的研究尚不足,导致有一些中药注射剂和部分西药联用出现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在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药联用可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中西药联用,建议临床上尽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

此外,对于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溶媒选用不当、滴速过快、改变输注方式、注射剂剂型选择和配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规范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规范用药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重视患者个体差异

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同使用人群,应重视患者的不同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总的来说,对患者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观察,加大巡查力度。对过敏体质的患者,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家族过敏史及既往不良反应史等,并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还应做过敏试验。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也要慎重用药,因该类人群对药物耐受力差,建议其用量应逐渐由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切不可首次就大剂量使用。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为改变目前我国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存在的局限性,呼吁应切实加强中药注射剂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增加试验病例数,以真正做到通过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

上市前安全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故在中药注射剂研制中应严格执行GLP和GCP,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补充规定申报一般药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制剂安全性等试验资料。此外,还应根据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比例高的特点,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根据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适宜的过敏试验方法。

近年来,我国国家和地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公告的不良反应信息及近年来发生的几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组织实施了“双黄连注射剂的安全性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安全性评价”和“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评价”等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研究。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再评价与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较多,科学评述和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缺少有中医药特点的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研究。没有适宜的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方法,未能就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做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与中药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药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及其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深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迫在眉睫。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12月6日发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对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原料、制备工艺等各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为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提供了依据。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2009年1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必须对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中的要求,全面排查本企业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安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一系列技术准则或措施的出台,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指明了方向,促使生产、经营、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企业、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要求,对及时、准确地反映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注射剂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祖国传统医药的奇葩,虽然诞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它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确实做出了较大贡献。不能因为枝节上出现问题就全盘否定,要科学对待中药注射剂问题。

本页关键字:规范  中药  药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药好还要煎药功夫高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