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刮痧 --> 百病刮痧 --> 痤疮的刮痧疗法

痤疮的刮痧疗法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粉刺”。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粉刺”。

痤疮临床表现,初起损害多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瘢痕。少数严重患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有蚕豆至指甲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往往以其中一两种损害表现为主。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多脂区,偶尔也发生于其他部位,对称分布,颜面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多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及触痛。青春期后大多数病人均能自然痊愈或症状减轻。在临床上分为肺经蕴热、脾胃多损与瘀血阻滞3型。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 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见图6-1-1、图6-1-2、图6-1-3、图6-1-4)

   放痧:委中。

(2)定位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图6-1-1图6-1-2

图6-1-3图6-1-4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一)症状

除丘疹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瘢痕。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丰隆、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见图6-1-1、6-1-3、61-5、6-1-6)

图6-1-5图6-1-6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l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足三里:

|<< << < 1 2 > >> >>|

本页关键字:痤疮  丘疹  脓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产后缺乳的刮痧疗法        下一篇:湿疮的刮痧疗法

>> 返回百病刮痧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