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内科 --> 脾胃系病证 --> 痢疾 --> 噤口型痢疾

噤口型痢疾

按:张石顽遵《证治准绳》,而代为之拟治法,而归重于胃气虚冷,脾胃虚弱两条。曰:丹溪用人参、黄连呷法。但石莲子真者绝少,乃粤中草实伪充,大苦大寒,予尝以藕汁煮熟,稍加砂糖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

证候表现:《准绳》云:痢不纳食,或汤药入口,随即吐出,俗名噤口。

释名:《准绳》云:痢不纳食,或汤药入口,随即吐出,俗名噤口。

病因病机:多因邪留胃气,伏而不宣,脾气涩而不布,故呕逆而食不得入也。

处方:按:张石顽遵《证治准绳》,而代为之拟治法,而归重于胃气虚冷,脾胃虚弱两条。曰:丹溪用人参黄连呷法。但石莲子真者绝少,乃粤中草实伪充,大苦大寒,予尝以藕汁煮熟,稍加砂糖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即石莲子之意也。古治噤口痢,多有用黄连者,苦而且降,不能开提,非胃虚所宜。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非比初痢噤口尚有浊气可破、积沫可驱,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炙甘草、藿木香、煨干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但得胃气一转,饮食稍进,便宜独参汤略加陈皮,或制香附,缓缓调补,兼疏滞气,方为合剂。如茯苓之淡渗,木香之耗气,干葛之行津,皆当屏除也。朱丹溪用人参、黄连、粳米、姜汁煎汤,细细呷之,神效。如吐再作服之,但得一呷下咽便开。按:此主治湿热在胃者也。杨仁斋用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以地道粳米饮乘热调下,或用人参、茯苓、石莲子肉入些菖蒲与之。按:此主治胃虚者也。戴复庵用治中汤加木香半钱,或砂仁一钱。此主治胃寒而气逆者也。

治则治法:《准绳》云:在下则缠绵,在上则呕食。当认其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

病因病机:凡邪在胸膈,必然痞满。虚亦痞满,然总不若实满之甚也。周慎斋曰:下痢以胃气为本。胃失生长,故恶物而不欲食。无分何物与之遂获愈者,胃气胜故也。有患痢,昼夜不及数度,反发热,心下痞闷,不能食而呕。其有昼夜不止百度,反脉静身凉而能食,何也?曰:痢之邪客于下焦,由横连竟传大肠,原无反热之理,以中焦无病,虽下痢无度,不碍饮食。惟邪发于中焦,由横连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

出处:《痢疾论》·卷之三(卷)·诸证二十八门(篇)

原文:噤口(一)《准绳》云:痢不纳食,或汤药入口,随即吐出,俗名噤口。多因邪留胃气,伏而不宣,脾气涩而不布,故呕逆而食不得入也。有阳气不足,胃中宿食未消,则噫而食不得下者。(张石顽主枳实理中加砂仁、广皮、木香、豆蔻、山楂、曲、柏。)有肝乘脾胃,发呕,饮食不入,纵入亦反出者。(石顽戊己丸加木香、肉桂。)有水饮所停,气急而呕,谷不得入者。(石顽曰:水饮停聚,心下悸动不宁,五苓散加姜汁。)有火炎炽内格,呕逆而不得入者。(石顽主黄连解毒,去黄柏枳壳、木香。)有胃气虚冷,食入反出者。(石顽论治在后。)有胃中邪热,不入食者。(石顽曰:胃虚挟热而呕逆不食者,连理汤。)有脾胃虚弱,不欲食者。(石顽论治在后。)有秽积在下,恶气熏蒸而呕逆,食不得入者。(石顽主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木香。)脾胃不弱,头痛心烦,手足温热,未多服凉药者,此乃毒气上冲心肺,所以呕而不食。(石顽主甘草泻心汤,去大枣生姜,此症胃口有热,不可用温药。)按:张石顽遵《证治准绳》,而代为之拟治法,而归重于胃气虚冷,脾胃虚弱两条。曰:丹溪用人参、黄连呷法。但石莲子真者绝少,乃粤中草实伪充,大苦大寒,予尝以藕汁煮熟,稍加砂糖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即石莲子之意也。古治噤口痢,多有用黄连者,苦而且降,不能开提,非胃虚所宜。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非比初痢噤口尚有浊气可破、积沫可驱,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炙甘草、藿木香、煨干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但得胃气一转,饮食稍进,便宜独参汤略加陈皮,或制香附,缓缓调补,兼疏滞气,方为合剂。如茯苓之淡渗,木香之耗气,干葛之行津,皆当屏除也。朱丹溪用人参、黄连、粳米、姜汁煎汤,细细呷之,神效。如吐再作服之,但得一呷下咽便开。按:此主治湿热在胃者也。杨仁斋用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以地道粳米饮乘热调下,或用人参、茯苓、石莲子肉入些菖蒲与之。按:此主治胃虚者也。戴复庵用治中汤加木香半钱,或砂仁一钱。此主治胃寒而气逆者也。《准绳》云:在下则缠绵,在上则呕食。当认其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按:痢疾不食,当初病时,右脉浑浑浮大或浮弦,胸膈痞满,乃浊气上壅也。宜降逆气,枳、朴、陈皮、槟榔之属。有火兼连、芩、木香;有食加楂、曲;有表症者,合香苏散及对症发散药。脉洪大急滑者,火也,清降之芩、连、枳、朴之属。有痰加半夏、生姜汁。脉滑呕者,痰也。二陈汤加姜汁;虚加参、术;寒加干姜;热加芩、连。右脉浮弱沉细或缓,胃虚也,异功散加木香少佐石菖蒲。若脉迟者,胃寒也,理中汤加陈皮。虚而气逆者,木香异功散。脉沉滑或右关滞涩,噫不能食者,有宿食也,香砂、枳实、曲、柏或大健脾丸。胃虚挟热不食者,其脉稍急而无力,橘皮竹茹汤。冷热不调者连理汤。凡邪在胸膈,必然痞满。虚亦痞满,然总不若实满之甚也。周慎斋曰:下痢以胃气为本。胃失生长,故恶物而不欲食。无分何物与之遂获愈者,胃气胜故也。有患痢,昼夜不及数度,反发热,心下痞闷,不能食而呕。其有昼夜不止百度,反脉静身凉而能食,何也?曰:痢之邪客于下焦,由横连竟传大肠,原无反热之理,以中焦无病,虽下痢无度,不碍饮食。惟邪发于中焦,由横连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

本页关键字:噤口型痢疾  痢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血虚型痢疾        下一篇:虚寒痢疾

>> 返回痢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