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妊娠斑”。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片,多为对称性。
发病原因
黄褐斑的出现多数与内分泌有关,尤其是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有关,月经不调、妊娠、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以及慢性肾病都可能出现黄褐斑。此外日晒和精神因素也会加重本病。孕妇常常在妊娠3个月以后出现黄褐斑,多数人在分娩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逐渐消退。如果长期不退,需要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
黄褐斑需要与雀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颧部褐青色样痣、黑变病、色素性扁平苔癣等进行鉴别。
症状体征
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妊娠期、产后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疾病治疗
黄褐斑的治疗要内外结合,首先要祛除病因,并严格防晒。外用药最有效的为Kligman配方:5% 氢醌、0.1%维 A酸和0.1%地塞米松。常用的为丝白祛斑霜,氢醌霜。市面上有一些美白祛斑化妆品含有熊果苷、维生素C/E及其衍生物、一些植物黄酮类及多酚类提取物、烟酰胺等美白成分,外用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配合使用。不论是美白化妆品还是药物,使用时间至少要在两个月以上才能看到效果,需要坚持。另外果酸换肤[1]。和维生素C离子导入等治疗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有一些中药如加味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可能会有帮助,这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不能在短期内见效。总之黄褐斑的治疗比较困难,需要有耐心,慢慢调理。
用药治疗
避免日晒,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大量补充维生素C等。局部外用脱色剂,如3%氢醌霜,20%壬二酸霜、0.025%维A酸霜、5%熊果苷霜等。
饮食保健
黄褐斑食疗方法
(1)、干柿去斑方:干柿子,天天食之,久食有效。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普济方》)
(2)、桃仁牛奶芝麻糊: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 20克。先将核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与牛乳、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适量,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功效润肤悦颜。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3)、猪肾薏苡仁粥:猪肾1对,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分顿吃。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4)、牛奶核桃饮:牛奶、豆浆、黑芝麻各200克,核桃300克。将核桃、芝麻放入小石磨中;牛奶和豆浆混匀,慢慢倒入小石磨中边倒边磨,磨好后倒入锅内煮沸,后加入少量白糖调味,也可在煮沸时,打入生鸡蛋,边搅边煮。每日1次,每次1小碗。可经常食用。
(5)、山楂橘皮饮:山楂、橘皮各适量,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调用。
(6)、美肤汁: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早晚各吃10毫升,用开水兑。
(7)、消斑饮:黄豆、绿豆、赤豆各100克,白糖适量。将上述豆洗净浸泡至胀后混合捣汁,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用白糖调味饮服,1日3次。
(8)、羊奶鸡蛋羹:羊奶250毫升,鸡蛋2个,冰糖50克。用清水适量将冰糖煮溶,倒入羊奶煮沸,打入鸡蛋,搅拌均匀煮沸,即可食用。
(9)、三仁美容粥:桃仁、甜杏仁、白果仁各10克,鸡蛋1个,冰糖10克,粳米50克。将桃仁等3味研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放沙锅内,加桃仁等 3味中药细末和适量水,旺火煮沸,打入鸡蛋,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匀。每日1剂,早餐食用。20剂为1个疗程,间隔5日后可接着用下1个疗程。
黄褐斑吃什么对身体好?
1、 多喝水。
2、 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草莓、桃等。
3、 要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青辣椒、山楂、鲜枣、猕猴桃、新鲜绿叶菜等。
黄褐斑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刺激性食物易使皮肤老化。尤其咖啡、可乐、浓茶、香烟、酒等。
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预防护理
避免日晒,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病理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本病与卵巢、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紊乱有关。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及肝痛、酒精中毒、甲亢、结核病等常多见。光、化妆品、遗传、种族、营养和代谢、劳累均可诱发本病,日光照射可加重本病。
疾病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雀斑 斑点较小,分布散在不相融合。多发于青少年,有家族史,夏重冬轻。
2.Riehl黑变病 好发于前额、颧部、颈部,色斑上有粉状鳞屑。
3.艾迪生病 弥漫性青黑色或褐红色斑片,多发于面部、乳晕、外生殖器等处,有全身症状,如乏力、低血压、体重减轻等。
4.Civatte皮肤异色症 萎缩性白点间杂于色素斑中,呈网状分布。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黑素增多,黑素细胞不增加,真皮上层可见较多的嗜黑素细胞及游离的色素颗粒,可见围管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并发症
临床中,黄褐斑常并发多种疾病。如:生殖器官疾病(女性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 肝病 (当肝功能不全时,因肝脏破坏,以致雌激素在血中积蓄,刺激黑色素增加而发生黄褐斑)、慢性 营养 不良(因硫氢基来源不足而使色素增加)等。
更为严重的就是,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的先兆。内分泌长期失调就会引发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等多种病变。
预后
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确切。可能与卵巢的功能改变,雌激素、孕激素使黑素产生增多。
中医辨证论治
1 肝郁气滞:色深褐,或略带青蓝,呈弥漫性分布,日晒后加深,兼有情志抑郁,胸胁胀满,或少寐多梦,面部烘热,眩晕耳鸣,双目干涩,口干微苦,月经不调,或有痛经,苔褐黄,舌质夹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遵刘完素“郁而不散为壅,必以宣剂以散之”之旨,治宜柔肝理气,疏肝解郁。舒肝解郁汤:柴胡12克,枳壳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丹参30克,益母草15克,佛手12克,泽兰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化瘀丸口服。
2 脾虚痰湿瘀阻:色沉黄褐,状如灰尘,固着在颧部日久未洗,甚则环口黧黑,兼有肢体困怠,少气懒言,周身窜痛,纳谷不香,脘冷腹胀,胸膈痞塞不适,舌质淡红胖嫩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濡弱。治宜健脾益气,祛湿化痰。健脾化湿汤: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山药20克,灵芝12克,莲子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薏苡仁20克,芡实20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丹参20克,鸡血藤20克,甘草6克,水煎服。健脾丸、化湿丸口服。
3 肾阴虚:斑色深暗,兼见头昏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经水稀少,月经量少,月经先期,目涩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肾养血,填精益髓。滋阴化瘀汤:龙眼肉20克,枸杞15克,山茱萸11克,怀山药20克,熟地20克,泽泻12克,云苓15克,丹皮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丹参20克,陈皮12克,益母草15克,泽兰12克,首乌藤30克,桃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补肾丸、活血丸口服。
肾贮藏着秉承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故肾阴又称元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是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如果肾阴亏损,使精不化血、精不化气,则精血、肾气都会不足,月经的异常就会随之而来:精血亏虚,头面失荣,或阴不制阳,虚火上炎,熏灼面部,血热滞结则发生黄褐斑。故在治疗用药时,以滋阴补肾为主,辅以养血活血,达到精血充盛,阴平阳秘,冲任调畅,化瘀消斑的功效。
4 肾阳虚:斑色黑褐、灰暗,似如煤形枯黯不泽。兼有畏寒肢冷,周身皮肤干燥发痒,口淡乏味,小便频频而清,甚则不禁,或尿有余沥未尽,或大便稀溏,或腰脊空痛喜按,性欲减退,舌质淡白,苔少或薄白,脉沉迟。治宜温肾助阳,化瘀消斑。温阳化斑汤:附子10克,肉桂10克,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龙眼肉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补骨脂12克,沙苑子12克,茺蔚子12克,女贞子12克,菟丝子20克,覆盆子12克,吴茱萸10克,肉豆蔻12克,泽兰12克,甘松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益肾丸、七子丸口服。
本证其本在肾亏阳虚,其标在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采取补益元阳,和血养营之法,令阳气渐壮,生发鼓动有力,阳生阴长,精血充沛,血脉流畅,自然瘀去新生,颜面皮肤得养,色斑逐渐消退。(曹元成)
上一篇: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治疗有优势 下一篇:遗精的中医治疗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