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脾的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月经失调(以闭经为多见),常伴有不孕、多毛、肥胖等。B超提示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在中医文献记载中,没有直接对应病名,但其症状常见于闭经、不孕、崩漏、症瘕等篇章中,其症状错综复杂,临证论述也多。
闭经
《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提示情志不遂,损伤心脾,脾不运化则胃不收纳,生化不足,阴血匮乏,血海不足,故经闭不行,久之精血亏少而见肌瘦,潮热盗汗,闭经之候。
症瘕
《灵枢·传脉篇》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症聚。”寒气客于胞宫,胞脉可生石症、肠瘕。阴虚胃燥,内热熏蒸,津亏液涸,热瘀交阻,或因脾虚生湿,聚湿成疾,阻滞经络,气血瘀结,久之则成症瘕结聚。
不孕
《灵枢·经脉篇》说:“督脉生病,其女子不孕。”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虚则宫寒,难以行经受孕,阳虚胃燥,津液不足,或肝肾阳虚,精血不足,均难以行经受孕。
崩漏
脾阳不振,气不摄血,或中气下陷,在妇人则见崩中漏下。崩漏多见阴虚内热,血热妄行。《内经》云:“阴虚阳搏为之崩”即说明阴虚内热为崩漏主因。
气逆
《灵枢·经脉篇》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阳明主润宗筋,脾阴虚,胃燥热,精亏液少,宗筋失养,则胃气挟冲任之气上逆,然血者水谷之精微,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妇人上为乳汁,下归血海。”一旦脾阴虚,胃燥热,则气机上逆,血随气行,则月经闭止不行,甚则可见乳胀、肋痛、口干鼻燥、鼻衄、牙龈出血等症。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成因必与精血亏损有关,形成闭经、崩漏或不孕、症瘕。然血虚者必责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历来论及脾胃,多从补中益气或升阳益胃调之。而很少提到滋养脾胃。
清代医家唐容川云:“李东垣后,但知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故不热,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倡导:“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则不能滋生血脉。”
脾虚所以不能滋生血脉,实乃“阴不足则胃热”,“湿热伤脾则阴虚阳亢,胃乃不和,水谷之精气竭矣”。然中医认为,人身之经络,足三阴经、阳明、少阳及冲任督均聚于宗筋。而胃主润宗筋,故有“阳明主宗筋,阴明为之长”之论。脾阴虚,胃燥热,气血生化不足,前阴宗筋不润,故致三阴及冲任督诸经生疾。
多囊卵巢综合征,见脾胃阴虚者,其症常见:口干咽燥,喉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若兼心肝火旺,则见心悸,多梦少眠,心烦易怒,头目眩晕,乳胀肋痛;若证属脾阳不振,则见形体肥胖,口淡纳呆,形寒肢冷,腰酸腹痛,甚则嗜睡。
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以阴虚内热为主,阴虚则生内热,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而成热瘀交阻。故治疗之法,当以养阴破症为主。
药用:元参、麦冬、花粉、石斛、三棱、莪术、皂角刺、穿山甲、白芍、甘草。兼心火加黄连、黄芩、远志;便秘加大黄;肝火旺加丹皮、栀子、郁金、川楝子。
脾虚痰湿阻滞者,治宜祛痰破症。常用桂枝茯苓汤合二陈汤,加川贝母、胆南星、三棱、莪术、穿山甲,以祛痰散结。寒湿者加附子、小茴香;经闭则加当归、丹参、益母草、牛膝、香附、延胡索;不孕者,月经正常后,可调补肾阳,加用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肉苁蓉等品。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数与脾有关,脾虚湿盛,积聚为痰,痰瘀交阻可成囊块。脾虚血少津枯胃燥,热瘀交阻也可成块。故祛痰化症及养阴化症为本病治疗大法。
上一篇:解表剂服用后注意事项 下一篇:刺穴戒烟法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