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结合”一词很早就开始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出现,其定义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而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虽然常常使用“中西医结合”一词,但总感觉到有些莫名的别扭甚或是无奈。“中西医联合”一词虽未见有其明确的相关定义,然却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二者虽一字之差,然含义迥异,明确这种差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合”与“联合”这两个词的内涵是很有区别的:前者更加侧重二者的相同之处,这实际上是在表明二者有某种同质的东西,有相通之处;后者则侧重于二者的不同,实际是在宣明二者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中、西医都称之为医学,都是为人类战胜疾病、维系健康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从这个(理论动机)意义上讲二者的基本目的是没有也不敢有任何差别的,所以可以“中西医结合”;另外,二者在具体医疗实践中都会从认识人体自身,认识疾病本身、明确病因、攻战病因,加强人体抗病能力等方面入手去达到战胜疾病,维系健康的目的,从这个(实践思维)意义上讲二者的基本理念也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差别的,所以也可以“中西医结合”。但真正系统学习过两种医学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二者怎么可以进行直接结合,而且这种说法本身不符合实际情况,是不合理的,往大了说就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我们的“中西医结合”充其量只是在用西医(现代医学)的理论去解释我们的中医思想,以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其更加理解,不对其科学性提出质疑;还有就是在临床实践中分别或是同时采用到了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这种效果往往事先还并不一定完全确定),这样就说是 “中西医结合”了。这样的“中西医结合”只是简单将二者堆砌起来,简单地把二者放在一起说事,实际上是在进行生硬的理论“嫁接”。其实我们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往往直接看到的主要还是二者的不同,有时甚至还是二者的对立和矛盾。笔者认为若正式使用“中西医联合”一词代替之则显得更为切贴和准确。后者直面中、西医的各自特点,敢于承认二者的差异性,实事求是,物尽其用,扬长避短,能在同一个具体诊疗过程中指导我们“联合”运用两种方法,拓展技术手段,增强临床疗效,提高了医疗质量。
中、西医是两个独立的医疗体系,有着各自的发展渊源及发展方式,由此造成的巨大差异,本质上讲是由二者各自所处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所造成的,而且它们本身还就是中、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必然有差异,没有差异就无所谓文化了。所以中国最早的医家们(后来被现代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学派”)都只是主张“中西汇通”,没有“中西医结合”一说。那些用西医去解释中医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企图用西方文化来考量东方文化,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说到这里,本人认为现实中实在再没有必要去争论有关中、西医的科学性和优劣性的问题了,文化用科学与否、优劣与否去评判,本身就是狭隘和错误的。另外,甚至可以主张将“西医”一词摒弃不用,用“现代医学”一词更为准确,因为它更加淡化地域渊源,表明所谓的西医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的结果,中国人民特别是现代中国人对这门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的事实不容忽视。
作为在中国的医疗工作者,着眼于中、西医的相同点是应该的,明确二者的不同又完全是有必要的。“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基本的价值思想(理念),“中西医联合”才是一种真正的理论实践思维方式,它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更具科学意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能战胜疾病,维系健康就是好的,这既是我们的目的,更是我们的责任。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联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彭氏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