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体质之痰湿体质
(一)体质概述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父母体质状况、先天禀赋对于此种体质的形成多见,家族内部长期形成的如不爱活动、口味偏咸、喜爱甜食等不良生活习性也是容易促成和加重痰湿的重要因素。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者或素瘦今肥者。
痰湿体质者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嗜睡,形体动作、情绪反应、说话速度显得缓慢迟钝,平素舌体胖大,舌苔偏厚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类型者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哮喘、痛风、冠心病、内分泌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二)养生原则
健脾祛湿;脾是生痰之源,痰湿体质的养生最主要是保护脾、不伤脾,使其不生痰湿,尽职尽责地完成对饮食的吸收、转化、输布功能。
(三)养生方法
1.起居调摄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要多晒太阳,因阳光能够散湿气,振奋阳气;注意保暖,湿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凉的天气不利水湿在体内运化,常伤及脾胃,因此痰湿体质在寒凉的天气症状较为明显。湿气重的人,可以经常洗一洗热水操,或泡温泉;夏季就少吹空调,以提高自己的耐热能力,同时夏暑出汗以散湿散热;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痰湿体质的人应尽量穿宽松的棉麻、丝绸、天然纤维以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2.体育锻炼
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及各种舞蹈等,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3.饮食调养
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最大。食疗上少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不要吃夜宵,一定要吃早餐。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瘀祛痰功效的食物,更应多食。果品类有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蔬菜类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等,肉类有牛肉、羊肉、狗肉、鸡肉等。生姜散湿作用好,还能暖脾胃。促进发汗,在夏季和潮湿天气、早上起床吃生姜较好,或煲红糖生姜茶喝,水产类有鲢鱼、鲫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4.药物养生
党参、扁豆、陈皮、砂仁、淮山、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都有一定的祛痰湿的作用,但是祛痰湿的部位不同。例如,白芥子、陈皮,主要是祛肺部、上焦的痰湿;陈皮如党参、扁豆合用,主要是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治下焦的痰湿。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5.经络调养
改善痰湿体质的经济络主要有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常选用中脘、水分、神阙、关元,阴陵泉、足三里、脾俞、三焦俞等腧穴进行艾条温灸。每次取腹部、背部、下肢各一个穴位灸。特别是在夏季吃冷饮太多或环境潮湿导致痰湿明显加重时可以立即灸能改善其体质。
本页关键字:阴性体质之痰湿体质 阴性体质 痰湿体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