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用刮痧救急
随着炎热酷暑的到来,中暑现象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治疗中暑,刮痧可救急。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判断是否有“痧”,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具体操作如下: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刮板与皮肤成90°或45°角进行刮拭。最好的刮板当首选边缘光滑的水牛角板,因其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作用,其次可选用嫩竹板、瓷器片、瓷碗边、硬币、铜钱、玻璃棍,甚至钢笔尾段(总以光滑为宜)等,都可做为工具,代替手指在体表上进行推动刮治。在刮头、额、肢、腕、腿、膝等处时还可用棉麻纱或头发刮之,但无论用哪一种借代物都必须蘸上香油或其他润滑剂,也可使用滑石粉或水,其日的都是为皮肤免遭损伤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6、刮痧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应当根据个人体质而定。健康人就不要轻易刮痧,一些体质差、年龄大的人也不宜刮痧,怕承受不了刺激;皮肤病人刮痧容易引起皮疹、皮炎等;心衰人士也不宜刮痧。同时,刮痧还需要根据病情来定刮痧力度的轻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