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祭月走月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祭日月、祭天地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月坛、地坛、天坛。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就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清代祭月的场景和仪式都很讲究,一般是在八月十五晚上,于庭院中或楼台上露天设香案,案上摆满各种祭物,如月饼、苹果、红枣等。月饼称为团圆月饼,要摆在桌子中央,并放在特制的架子上,架底衬木版,将其直竖起来,两旁摆着如人一样站立、手持捣药杵的兔形月饼。桌上还摆满祭器,如烛台、香筒、香炉等,燃起红烛和檀香。全家人再开始祭拜,依次行礼祈祷。
民间以为,月亮属阴,须由女人先拜,男人后拜,也有些地区存在“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毕,合家一块吃“赏月饭”,喝“团圆酒”。团圆月饼要由当家主妇切开,切多少块要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个叫“走月”的活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赏月,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的好去处。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为市民走月的新景点。
在古代,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心理,即走月的目的是为了求子。相传,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即可有“梦熊之喜”,意思是会生男孩。在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就被称为“见子桥”。
在福建浦城,中秋晚上女子过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本页关键字:中秋的祭月走月习俗 祭月走月 中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秋桂花酒 益寿又延年 下一篇:中秋食芋头 辟邪祭神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