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药知识问答 --> 金匮知识问答 --> 哪些病证误治成痉及里热成痉应如何处理

哪些病证误治成痉及里热成痉应如何处理

外感痉病,基本属于伤寒范畴。在发病上,除外感风寒湿邪伤及太阳经脉外,由于治疗不当,导致阴血亏损,津液耗伤,是形成痉病的重要因素。

一、误治成痉的病证

外感痉病,基本属于伤寒范畴。在发病上,除外感风寒湿邪伤及太阳经脉外,由于治疗不当,导致阴血亏损,津液耗伤,是形成痉病的重要因素。前人根据临床观察,指出“太阳病”“风病”“疮家”误治,都容易转变成为痉病。

1、太阳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本来应该发汗解表,但用发汗药要掌握分寸,不能太过。如果发汗太过,损伤阴血,以致筋脉失养,便会转成痉病,临床可见项背强急,牙关紧闭等症。

2、风病:所谓风病是指因风邪侵袭所致的疾患。风病本不该用下法治疗,误用下法则津液耗伤,特别是下法不见效,又用汗法,一再误治,必致四肢筋脉拘挛强急而发生抽搐。

3、疮家:主要是指素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的人,也包括刀剑所伤流血过多者。疮家常见身疼痛,但不可发汗。因为这种患者津血本已亏虚,误用汗法,必然重伤阴血,以致筋失所养而成痉,出现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上述三种误治而成的痉病,也有轻重之分:太阳病误在发汗太过,伤阴较轻;风病误下,又发其汗,津伤较重,疮家津血本亏,误发其汗,阴血耗伤严重。

二、里热成痉的处理

邪气内闭,里热成痉,是外感痉病的一个熏证。这种痉病,是由刚痉发展而成。患者主要表现胸满,腹胀,牙关紧闭不语,四肢拘挛,角弓反张,大便秘结。这是阳明里热壅积的证象。阳明即肠胃。阳明的筋脉起于足,入齿中,挟口环唇。阳明里热很重,律液大伤,导致筋脉拘急,因而牙关强紧,四肢拘挛,角弓反张。这比一般刚痉要严重得多。里热壅阻气机,则出现胸满。里热壅积肠胃成实,腑气不行,则腹胀便结。本证虽然是由于外邪内闭而成,但其关键在于里热壅积化燥成实,完全不同于初期有表证的刚痉或柔痉。

治疗必须采用攻下里热的方法,才能保存津液,解除痉挛。可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主方,是峻下之剂。用于里热伤津的痉病,应该慎重。所以《金匮要略》在谈到这种痉病的治疗时说“可与大承气汤”。这“可与”二字,就含有斟酌、慎重之意,这就是说,里热成痉,为了泻热保津,可以用大承气汤治疗,但是,要注意有无肠胃燥实证象出现,如身灼热、腹胀潸、大便不通、舌苔黄糙、脉滑实等等。出现这些证象,立即用大承气汤攻下以截断病势,痉病可以迅速缓解。如果虽然因里热而成痉病,但临床上并无肠胃燥实见证,就不一定用大承气汤,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治疗。调胃承气汤也能清除里热,比较缓和。还应指出,治疗里热所致的痉病,用承气汤类要适可而止。因为里热已经伤津,而攻下药本身又会规夺阴液,下之太过,势必引起变证,应该特别注意。

本页关键字:哪些病证误治成痉  里热成痉应如何处理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风湿在表只能微发其汗及风湿表实证的治法注意        下一篇:

>> 返回金匮知识问答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