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医的保健与药物加工
彝族的卫生保健萌芽,起自原始时代,那时的彝族先民住在树上,过着“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吃草籽树果”的原始人群居生活,人都是赤身露体的,故身体易受风雨霜雪侵袭,发生疾病;也易被虫兽石木所害,发生外伤。为此,彝族先民为保护自身,以防受到伤害,他们从植物和动物身上取下树叶、树皮、兽皮,作为御寒和防护身体的材料,这算是彝族卫生保健的起源了。
随着狩猎的发展,彝族先民观察到野兽不易受寒受冻,逐渐意识到那是动物皮毛的作用。他们把获得的动物皮毛剥下来做保暖衣,这比起树叶衣又进了一步,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人体抗病和抗寒的能力。
不仅上古的彝族先民“穿的是兽皮”,在彝族社会的各个阶段中,一直存在穿兽皮的习惯。如《蛮书校注》载:“磨蛮……男女皆披羊皮”;《新唐书南蛮传》载“男女衣皮”;《永昌郡传》载“夷分布山谷间,食肉衣皮”;《白狼歌》中亦有“阻苏邪梨(译为食肉皮衣)”的歌词;《太平褒宇记戎州》载彝族先民“衣绯衣,羊皮,莎草”。时至今日,彝族仍有穿羊皮、皮缝制的衣服的习惯,从穿衣的发生和进步,可知彝族的保健知识和医药知识一样,同样是起源于原始彝族先民们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这两项最基本的活动。
据说彝族先民用“击石取火”的方法发现了火。它是在用石器加工(即敲析)食物时,两石相碰,偶然冒出了火星,启发了彝族先民。于是,出现了“击石取火”方法,至今,在彝族民间,许多老人还随身带有打火石、火镰、火绒,算是沿用古老彝族祖先取火的遗风吧。
火的发现,除了躲避野兽、抵御寒冷之外,最大的好处在于使人改变了吃生食的习惯。有了火,生水变成了开水,生果变成了熟果,生肉变成了熟肉。这样,对于人类的健康和预防疾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火的使用,结束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由于吃熟食,肠胃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并且使食物的消化加快,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火的利用使原始彝民的身体素质和大脑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进化。
火的利用还为药物的加工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和熟食一样,彝族先民在长期的观察体验中发现,有些药物经过烤炙、煎煮等方法加工后,药的疗效提高了.《指路书》中有将药划煎煮六次之多的记载,它说明彝族先民懂得通过反复煎煮来充分利用药材的道理。
在药物加工过程中,除了火的作用之外,还必须考虑使用一定的工具。《寻药找药经》中有加工药物用的铜锅、铁匙的记载。方法有杵捣、研磨等。另外,药锤、药筛、药勺,药罐等工具,在《指路书》中也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具很有特色,如鹰骨做药锤,鹰翅做药筛,鹰尾骨做药勺,鹰头骨做药罐。这是由于当时缺乏制陶业,故用动物的骨来代替陶器了。
在药物的加工过程中,远古时代的彝族巳经使了舂捣、过筛、煎煮等简单方法。舂捣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加工新鲜植物的叶、根、皮,也用于加工动物药,如将小活鸡捣绒敷治骨折等方法。此外,在加工过程中,还有用酒、用醋加工等方法。
总之,各种药物加工方法,为减小药物的毒性、提高疗效、便于使用和内服而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彝族医药发展。
本页关键字:彝医的保健与药物加工 药物加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彝医的病症分类与治疗概述 下一篇:彝医的近代发展概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