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医--土家族传统医学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捣法、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漂制法、炙制法、发芽法、露制法、埋制法、阴干法、炖制法、油炸法等二十多种。
三是症疾的命名和分类上,突出土家医特色,多采用形象生动的性状分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在病症的命名上,多以发病部位命名,如疮长在阴门旁的叫衙门疮;以致病原因命名,如由火邪致病菌称火流、火疔;以临床表现命名,如妇女血来如潮的叫血崩山;以动物形象命名的较多,在临床上有几百种之多,如兔子痧、飞鹅扑惊、羊癫风等;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有桃花症、秋燥症等;另外还按疾病性质来命名。在疾病的分类上,有按门类、疾病的性质、致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体征进行分类,但最为通行的还是按性质计数分类。如36惊(经)、72疾(症)、108症、360大症、但一般以36及72为基数增减计算分类。在72这个分类序数中,民间有72流、72疽、72霉、72箭、72疡、72风、72惊、72痧、72痒、72劳等等。其他类型疾症有:惊症、疾症、尿积症、火症、寒症、虚症、闭症、腌 病、窍病、瘤症、尿积、癫痫病类、水病、气病、风症、劳病、流痰、疡子、疱疮和霉病类、跌打损伤、刀枪伤、虫兽伤。关于36惊(经)、72症病名,在土家族民间流传较广,各地对病名述说不一。上述三十六症或惊,是急性惊疾之病,七十二症(疾)是以杂病、慢性症疾为主。药匠在辨病立症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临床病证,它既有民间传统特色,又是古朴的、科学的经验总结,先人们把民间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形象生动的予以描述,给后人诊治疾、经、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是在医护一家的基础上,强调"服侍"思想及"服侍"技术。讲究情志、饮食,地候(气候)、疾病用药等方面的服侍。在气候服侍上,注意季节与时象、气候与服侍的特点等,形成了自己的服侍特点。
五是土家族医药与外来文化的联带关系,既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外来文化主要是楚巫文化、傩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渗透、影响等关系。土家族医药植根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地区,主要是武陵山区内,还居住着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以承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一个区域内不同民族,其文化、医药、经济都在不断的交流,有的还在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如土家族医与苗医的36惊疾症状就有其异同点,其同点为都用三十六经症,七十二疾症来描述症候,但病名几乎无相同点,临床表现也各异。所以说,有人担心湘西苗医、土家医没有质的区别,这是多余的。因为苗医的三十六经属"英症",即五脏六腑的内科急症,而七十二疾则是"养症",以外科、皮科等为主要疾病,这是用苗医"英养"观点来解释的。土家医则是按急慢性病来分类的,三十六惊为急病,七十二疾多为慢性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