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医中的外治法
1.拔罐疗法
拔罐又叫打火罐或扯火罐,是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治法。拔罐是借助于热力或烧去罐中的空气,造成罐内负压而吸附于皮肤,达到赶气、散血、消肿、赶风、散寒作用。
本法一般用于急性扭伤、挺伤、瘀肿、腰痛、骨节疼痛、寒咳,或因寒湿而致的肚子痛、头痛、毒蛇咬伤、奶痛等。有些疾病不宜采用本法,如皮肤破溃发炎;小儿抽筋、水肿痛、气血亏损之体;怀孕及有内脏病患等。
2.麝针疗法
麝针是用香獐(香子)的挡门牙,捕时叩掉牙(牙长约1.5至2.5寸,呈半圆形,根部稍大,前端尖锐,齿内有骨髓填满),挑出骨髓,从根部放入0.2至0.6克麝香,然后将根部用红纸扎紧,再用银制盖封闭,把前端磨锐些即成麝针。
使用范围:土家医以此针代替刀针,用以穿脓疱、疖肿、刺穴位、局部放血等,不用消毒,不发炎。疱疖痛肿、流痰在成脓后要切开排脓,这时可用麝针刺破,使脓血排出,可稍加挤压,脓出病愈、关节扭伤或撞伤,有肿胀瘀血疼痛的用麝针在肿胀处快速刺几下,使之出少量血,肿胀疼痛可慢慢消除,有的在刺处加用拔罐治疗可愈;用麝针治疗疱疖疔疮初起,在患处中间部位扎刺几下,使初起之痈肿疮疖自行消散。还可用麝针治疗急症暴症,如突然晕死过去,即刺人中、涌泉、劳宫等穴;伤寒头痛刺百合、太阳、风池、印堂等穴。麝针佩带在身上可避瘟气,不生疱疮。
麝针是土家民间流传甚久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其作用原理可能是麝针有芳香化浊,通筋脉,行气滞,散瘀血而达到消肿止痛败毒的目的。麝针有堕胎的作用,孕妇慎用。火气旺盛,易出血的患者慎用。
3.火功疗法
火功疗法也是土家族民间医生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作用快,疗效满意,独具一格,深受患者欢迎。
使用方法:令病人显露患部,将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少则50毫升,多则200毫升,用火烧燃碗中之药酒,这时医生用右手伸入药碗中取出酒火,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部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反复取火烫、摸、揉、拍、打约15分钟左右,每日1次,患者治疗1次后就感患部舒适轻快,疼痛减轻。一般用1~2次可见到明显效果。若不间断用3~7次,轻者可痊愈,重者1~3年不复发。
本疗法以治疗风气病为主。适用于风湿麻木、骨风、骨节风、寒气内停、半边风等。
本疗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给皮肤直接加温,使汗窍舒张松开,使药物经皮肤毛孔透达病处,再加上揉、烫、拍、打能使局部风寒湿气走散,达到行血气,舒筋止痛之功。
4.扑灰碗
扑灰碗是民间流传甚久的一种烫熨疗效。常用于伤寒而致的肚子痛、肚子胀、解稀大便、妇女小肚子痛、肢体冷痛等病症。
用瓷碗1个,盛1平碗约70度左右的灶中或火坑中的柴灰末,再用一条比碗宽的湿毛巾,盖在灰碗上面,将碗口倒扑过来,包好碗口,把毛巾角打上结即为灰碗。令患者平卧或仰卧,将碗置于患者腹部,医生持碗将患者从上肚子至小肚子从左到右来回推动,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灰冷了或毛巾干了可再换1次,继续用,1天1~2次。
此法要特别注意温度,温度太高,烫伤皮肤,温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注意毛巾要捆紧,不要让柴灰末漏到肚皮上。发烧、皮肤发炎、火气重、肿胀的患者不适宜本疗法。小儿出疹子不能用。
本疗法的作用机理,一是借助于热灰在体表烫熨,[FS:PAGE]使人体表或肚子里的寒气,在热度的影响下从表面而散;二是热灰本身有祛寒之功,加上毛巾的热气从毛孔面入人体内达到赶气、消气、散气、止痛之功。
5.放痧(附拍痧、提痧)
放痧又叫刮痧,是本地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常用于伤寒受凉、落枕、昏倒、肚子痛、呕吐、屙肚子、头痛、出鼻血、发烧等病症。
放痧是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医生用物刮患者病位,疏通筋脉气血、祛除病气。如伤寒受凉首先从人体背部或头部而入肌体,这时在背部刮“介”字达到疏通全身筋脉,使风寒无安身之地,从肌表而解。
刮痧选用的物品必须边缘光滑,否则易局部刮伤。放痧要注意轻重,轻了达不到治疗效果,重了肌肤刮伤,易致发炎。在刮痧时要根据病症而选用不同的药,寒症蘸热桐油或姜汁刮;热症用酒或盐刮。刮后忌风寒,忌房事。
附:拍痧,用于夏天酷热暴晒所致的鼻血。方法是医者用井水或泉水(有凉感)打湿手后,拍打病人后颈窝、前额、足弯、倒拐子处,每处拍打数次,可当即止血。亦有用于小儿吃饭或喝水不慎而呛着,用于拍胸部可使异物咯出。
提痧:用于伤寒受惊、隔食、肚子痛等。方法是医者右手拇食二指挟住病者的某处皮肤或筋膜用力向上提拿数次,使提拿处充血变红为宜。如受凉后咳,头痛,流清鼻涕,提前额部、鼻根等处,可止痛祛寒气;又如小儿噎食、打呃,提颈前面及心窝子下;有肚子痛提背部两侧板筋、隔筋。
6.鸡胸疗法
取1只1斤重的雄鸡,剖开肚子,去掉内脏,将事先预备好的药粉,撒在鸡肚子内,趁热贴敷于患者胸部,半小时即可、如病未减轻,过4至8小时再贴1次。
药物为雄黄10克,冰片10克,石膏50克,金银花430克,(焙干),麝香3分。上药研细末备用。
本疗法治心跳无力(心衰)、气闷,亦可治疗高烧患者。
热鸡加上药物速贴于胸前,一是借助于鸡的热度与药物的作用,将体内毒气吸于鸡身上,二是药物有退火、通筋脉之功,贴敷后高烧退下,心跳正常,身体慢慢恢复健康。
因毒气或高烧而致的心跳无力、气短、胸闷,用鸡胸疗法后效果不显著,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使用后的鸡不能吃,要埋掉或烧掉。
7.发泡疗法
发泡疗法是用某种刺激性药物,放在肢体的某一部位,而致起泡,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使用方法:将几种或一种药适量捣烂,贴敷在患者内关穴或其他穴位上(男左女右),贴敷药后,用胶布固定,时间半小时至几小时不等,患者感局部瘙痒疼痛灼热即可去掉药物。敷药处起一个大水泡或几个水泡,注意不要刺破水泡,发泡处莫着冷水,不要摩擦以防发炎。穴位选择应据病情而定,如倒胆症,敷内关穴;咯吼症敷天突穴或丰隆穴;肚肠痛在足三里穴位上敷药起泡;腰痛者在两肾俞、足三里穴上敷药起泡。
适应症:多用于倒胆症(黄疽性肝炎)、咯吼、气痛、腰痛、骨节痛、风气等疾病,特别对倒胆症、咯吼病效果较好,永顺县右堤乡一民族医用此法治疗倒胆症10Q多例,收到满意疗效。
8.佩带法
佩带法是一种将药物研末装入小布袋或纸袋中,再佩带于患者胸前内衣口袋里,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药物:佩带药物根据病情而定,可选用猴子头骨(焙干)、油菜籽(焙干)、青木香(焙干)、追魂草(焙干)、麝香、雄黄、冰片、梦话[FS:PAGE]树(焙干)、银、铜等。
方法:上药各适量研成细末,一般用药20克左右,用小布袋或皮纸包好,放入胸前内衣口袋里,或用细麻线套在颈项上,悬挂在胸前,睡觉也不用取,一般佩带1周左右,有的带1个月,或更长时间;如小儿走胎,用猴子头骨、油菜籽、青木香等适量研末装入口袋,佩带在胸前,半个月后可取下;小儿受惊,晚上睡觉时惊醒,喊叫,用追魂草10克研末佩带7天,惊叫可除;小儿走夜路身上佩带一根针或银制品可避免病气;妇女不想怀孕,在身上佩带麝香1克,可以不孕。
适应症:本方法对小儿走胎、受惊、黄肿包、妇女避孕、肝炎、咯劳、伤风头痛,某些妇女病如白带多、月经不调、痛经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佩带法的作用机理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药物渗透作用,经肌肤筋脉到达病处;二是药物经鼻吸入体内达到安神定魂,调理血气之功;三是药物气味芳香,有醒脑、活血伸筋、阻滞胎孕之作用。
9.蛋滚法
蛋滚法是用煮熟的鸡蛋趁热在患者肚子上来回滚动,使肚肠之风寒或毒气或不化之物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本法具有温里散寒、消食、吸毒之功,多用于治疗小儿因风寒或停食而致的肚子痛、肚子饱胀或因误吃毒物所致呕吐、屙肚子、肚子痛等疾病。
用法:将鲜鸡蛋一个,煮熟,旋转不烫皮肤为宜,医生用蛋在肚皮上来回滚动,时间约15~30分钟,滚完后可将蛋打破去壳,在蛋清上能见到紫色斑点,这说明毒气已吸出,病将愈。本法不宜于虫积或火盛而致的大便硬结、肚子胀、肚子痛等症。
10.提风法
提风法是一种治疗小儿风寒、风热以及伤寒等疾病的外治方法。
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