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医学理论
内在的一一脑,内生殖器
加热克(明、光、亮) 外在的一一眼、皮肤
内在的一一胃(十二指肠)、肺
哈热阿恩格(夜、暗) 外在的一一耳、颈部
内在的一一腺体(淋巴)、肠
俄斯特克(热) 外在的一一鼻子、舌
内在的一一肝(脾)、肾
苏俄克(塞) 外在的一一腹部、毛孔
内在的一一骨、肌肉(筋脂肪)
二、吾孜叶克,科孜叶克学说(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阴阳二重性的,都是在阴阳的作用下发生,发展和消亡。构成世界的六大原素,也有其阴阳属性。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运用阴阳学说,解释和说明人体和宇宙万物的关系,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解剖、病理变化、病因病机、药物性味,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阴阳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讲,热性的、无形的、明亮的、平坦的、干燥的、生长旺盛的等属阳性,寒凉的、晦暗的、潮湿的、衰弱死亡的等属于阴性。
阴阳学说认为: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处于相对的静止、不变状态。如,热并不是永恒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寒。寒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热。植物春发夏长,秋熟冬藏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而四季由秋冬转为春夏是“阴消阳长”。但有些事物的转化,只是表面而不是本质的。如:羊肉,本性属热,煮熟后不管热吃还是凉吃,通过人体吸收,保持原性,提供人体能量。
阴阳还体现于事物的无穷的可分性、可逆性。若阴阳失去可逆性循环,则会导致人体的死亡,宇宙的消失。由此,认识到世界万物可分阴阳,万物之本的六大原素,也分阴阳,世间万物是六大原素阴阳两方面,长期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产物。自然界中阴阳平衡失调,相互不能制约,万物可失去本身的先天属性,而阴阳双方条件不成熟或不达极点,就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转化有其可寻的自然规律,是顺其自然发生、发展、变化的。
哈医医药理论认为,阴和阳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即:没有热就没有寒,没有明就没有暗,没有白就没有黑等。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形成互根不可分离。
哈医药理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也是由温热与寒凉、干燥与稀湿、动静、醒眠、紧硬与松软、吸收与排泄的阴阳两个对立方面构成了有机整体,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不是平静的共处,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保持动态平衡,推动着事物发展、变化。
阴阳学说贯穿哈医药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药物的属性,饮食的属性,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它用阴阳学说阐明人体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组成它的组织结构是有机联系的,又是相互对立的阴阳二部分,如哈医认为外在十二器官(毛孔、皮肤、耳、舌、眼、鼻、手、足、腹部、关节、颈部、外生殖器)为阳,而内在的十二脏器(肺、脑、心、腺体(淋巴)、骨、肝(脾)、胃(十二指肠)、口腔、肾、肉(筋、脂肪、网络)、肠(大小肠等)、内生殖器)为阴,人
本页关键字:哈萨克族医学 哈医 六原学说 阿勒特吐格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景颇、阿昌、傈僳药简介 下一篇:哈萨克医学宝藏《奇帕格尔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