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老年疾病 --> 细菌性痢疾 -->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
氨苄西林的剂量为2~6g/d,小儿为每日50~100mg/kg,分4次给药。疗程均为5~7天。必要时,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疗效。近年来,耐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日15mg/kg,儿童100mg/kg治疗菌痢,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作者认为,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以免耐药菌株增加。

⑷中药:黄连素0.3~0.4g,每日4次;一见喜4g,每日4次。疗程均为7天。

(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 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针剂和头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 高热易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应用安乃近及物理降温,无效或伴躁动不安、反复惊厥或惊跳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与异丙嗪各1~2mg/kg肌注,必要时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延长至2~6小时注射一次,一般5~7次即可撤除,尽快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冬眠灵具有安定中枢神经系统和降温的作用,可降低组织耗氧量,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可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和增进脏器的血流灌注。还可给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或巴比妥钠。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碳酸氢钠滴入(详见“感染性休克”章节)。

⑵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微血管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山莨菪碱,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轻重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面色红润、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多巴胺与阿拉明联合应用。

⑶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⑷抗凝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剂量及疗程同感染性休克。

⑸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治疗呼吸衰竭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脱水疗法(如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5.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应补充失液量及钾、钠离子,但需慎防用量过大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

(三)慢性菌痢的治疗 需长期、系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 抗生素的应用 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致病菌不敏感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疗 应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噬菌体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 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为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霉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普鲁卡因、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 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乳酶生或小剂量异丙嗪、复方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 限制乳类和豆制品。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者可给乳糖和Vitc,肠球菌减少者可给叶酸。可服乳酶生(含厌氧乳杆菌)4~6g,或枯草杆菌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厌氧菌生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培菲康和丽珠肠乐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粒/次,后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疗效果尚欠满意,如有显著症状而大便培养阳性,则需隔离治疗。此外,应追查促使转为慢性的诱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虫病、胃炎等加杂症,对有关伴发病进行适当的治疗,鉴于慢性菌痢病程较长,其急性症状常有自然缓解倾向,因此,必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病原学】

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菌,不具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射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分钟即死,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外毒素),志贺氏痢疾杆菌尚可产生神经毒素。志贺氏菌属有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K,有其群与型的特异性,据生化反应及抗原组成,痢疾杆菌可分为4群:①A群:包括志贺氏菌及其血清型1~15;②B群:包括福氏菌及其血清型

|<< << < 1 2 > >> >>|

本页关键字: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免费索取细菌性痢疾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细菌性痢疾如何预防?

>> 返回细菌性痢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