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有哪些传染途径
黑热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 ̄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根据传染来源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犬体内黑热病病菌和自然疫源型;分析以印度、地中海盆地和中亚荒漠内的黑热病为典型代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黑热病的流行范围又广,包括平原、山丘、和荒漠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因此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黑热病在中国都能见到。它们在流行病史、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以及免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流行病学上也各有特点。
黑热病有哪些传染途径
(1)、人源型:又称为平原型,多见于平原地区,分布在黄淮地区的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以及冀南、鄂北、陕西关中和新疆内部的喀什等地。主要在人群中分布,黑热病患者以青少年为主,婴儿少、犬很少感染,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传播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长管白蛉。这类地区黑热病已被控制,近年来未再发现新病例,但偶可发现皮肤型黑热病。
(2)、犬源型:又称为山丘型,多见于山丘地区、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川北、陕北、冀东北、辽宁和北京市郊各县,人的感染主要来自病犬。病人散在,绝大多数患者为儿童、婴儿的感染率较高,成人很少得病。传播媒介为野栖型中华白蛉。这类地区为中国黑热病主要流行区。
(3)、自然疫源:又称为荒漠型,多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患者主要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患者90%以上。进入这类地区的成人常患淋巴结型黑热病,病例散发。传播媒介为野栖蛉种,主要是吴氏白蛉,其次为亚历山大白蛉。动物宿主迄今尚未发现。荒漠疫区与山丘疫区利什曼原虫kDNa的同源性较大,而与平原疫区的kDNA同源性较小。故三种流行类型的病原体似可概括利什曼原虫亲人的虫株(即人源型的虫株)和亲动物的虫株(包括犬源型与自然疫源型的虫株)。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