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的临床表现
唇癌是指发生于上下口唇的恶性肿瘤为口腔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0.5%,占口腔恶性肿瘤的7.1%~15.0%,欧美国家唇癌患者较多,占口腔癌的20%~30%。一般下唇比上唇易受累,约90%~95%发生在下唇红缘部,而且以下唇的外1/3处为多见。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为7:1。高发年龄为50~70岁。唇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之鳞状细胞癌,多在良性赘生物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其生长速度较慢,预后较好,一般5年生存率为70%以上,本病的病因可能与局部长期受异物刺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赘、肉芽肿及裂口等长期不愈,亦可导致癌变。
唇红部指唇红皮肤缘至上下唇接触线之间的范围,这个部位的癌症发生与种族有关,皮肤颜色深者,发生率低,而皮肤白嫩则发生率高,有人认为皮肤色素是一种保护层,它可以防止紫外线及化学物质制癌剂进入体内,从而防止癌的发生。此外日光照射也起重要作用,农村户外作业者患癌率高。
唇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学属“茧唇”范畴。《外科正宗》、《疡医大全》及《医宗金鉴》等古医籍中均有不少记载。《外科正宗》谓:“茧唇,疡结似豆,渐大若蚕茧。”《疡医大全》载:“茧唇生于嘴唇……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对本病的治疗,中医学有内服、外治等方法,值得进一步发掘。
临床表现
唇癌早期常为疱疹状,白斑皲裂,或局部粘膜增厚,后逐渐形成肿块,表面溃烂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可结痂,痂皮揭除易出血并反复结痂。溃疡进一步发展,呈菜花状增生,边缘高出正常粘膜,茎底有不同程度的浸润性硬结。唇癌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肿瘤可向深层肌肉浸润,并可侵犯口腔前庭及下颌骨,出现下唇固定、恶臭、组织坏死脱落。下唇癌转移晚而少见,转移灶多局限于颏下及颌下淋巴结。上唇癌发病率低,但转移较下唇癌早而多见。转移不仅向患侧耳前、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还向对侧颌下淋巴结转移。
(1)唇部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局限性豆粒大小硬结,易被疏忽或误诊。日久逐渐增大,状如蚕茧,或似乳头,坚硬疼痛或干裂出血,或局部溃烂,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呈菜花状,或如杨梅,如菌状,并时时有恶臭血水流出溃疡面,表面覆有结痂,脱落后又复生,久久难以愈合。
(2)疼痛:唇癌早期疼痛呈间隙性,痛势较轻,随着癌细胞向邻近组织器官的深入浸润,疼痛不断加剧并呈持续性剧痛。
(3)功能障碍:唇癌常因肿瘤肿胀、疼痛而影响张口,使进食和言语受阻。当肿瘤破坏到骨组织时,可造成牙齿松动,当侵犯下颔关节及嚼肌、翼内肌、颞肌等肌群时,因张口困难,妨碍患者的正常饮食。
(4)淋巴结转移:由于吞咽、咀嚼、语言等活动,促使癌细胞向颌下,颏下及颈深淋巴结转移。当肿瘤细胞侵入血道,可沿血道发生远处转移,以肺、肝、骨转移为多见。
本页关键字:唇癌 唇癌的临床表现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