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2005—2008年)
2005~2008年,在一桩桩盛事、大事、难事的考验中,中华民族拥有了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也聚焦中医药。在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中医药快马扬鞭地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果,并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①2005年7月,“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启动。
②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11个重点领域的68个优先主题中,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
③200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361个人体穴位的取穴定位制定国际统一标准,359个穴位的定位标准采纳中国专家方案。
④2008年8月,中医药服务走进奥运比赛场馆和奥运村诊所。
“973”计划:力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出成果
对“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杨关林来说,2005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他清楚地记得那年7月14日,自己看到科技部发布《关于成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的通知》时激动的心情。
“当时,面对西医药的迅猛发展、中医中药发展不平衡等状况,基础理论研究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但中医理论的特殊性及多样性,决定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别于其他学科,需要相对长期的连续支持,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杨关林说。
在此之前,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这一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
“973”计划在1998年、2003年分别对2个中医项目进行资助,给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为保证国家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可持续研究,科技部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2005年,这一项目正式启动,总投入5200万元。
有关专家称,这是中医药首次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是历史上中医基础研究得到国家资助数额最大的一次,显示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项目启动之初,科技部成立了“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由中医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对该专项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专项研究重点方向和任务,协助管理部门开展专项的评审评估工作等。受科技部委托,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项实施具体事务。
从2005年开始,每一年的“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题都有属于自己的项目成果集,这些厚重的资料,辑录了这期间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
比如,吴以岭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项目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明确了证候发病机制。
张伯礼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项目建立了中药饮片药性、功效、药理数据库和相关关系模型。
邓铁涛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提出中医药理论体系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应用理论”“中医发展理论”三大内容范畴构成,并明确了其基本定义、主要特点和内容。
刘保延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构建了辨证论治临床评价阶梯递进理论框架。
……
这些成果基本覆盖了中医理论重大科学命题,在中医的脏象、方剂、中药、针灸、经络等理论和实验层面均开展了大量扎实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令学术界振奋的科学成果。尤其是在中医脏象理论研究中对中医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以及心络相通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
杨关林的“‘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课题也历经了十年的积淀和攻关。“做科研是一件需要沉下心来的事情,板凳要坐十年冷”,回顾与“973”计划并肩同行的日子,杨关林感慨万千。
“参与‘973’计划研究的十年,所闻所见、所思所行,让我有了一份使命感与担当,那就是中医学理论虽求之前人,但更应验于当下,惠及人类。”杨关林说,这也是“97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非常注重成果转化的原因。
以中国方案为主导制定经穴定位国际标准:在中医药国际化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人中穴是在人体鼻唇沟的中点,还是在靠上三分之一处?中国医生认为是后者,而韩国、日本的医生认为是前者,这个穴位曾经在定位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
据中国针灸联合会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赵京生介绍,人体有14条经脉,每条经上分布着十几个到几十个穴位,一共361个,这些穴位属于已经“归经”的穴位,称为“经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没有“归经”的穴位。他说,在针灸的很多方面,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各国自行制定标准,“各顾各的”,对中医的传播不利。统一标准势在必行。
经穴的名称首先在1989年统一,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引进了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命名方法,统一了361个经穴的名称。例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用英文Lung的缩写LU代表,“中府”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故称为“LU1”。
200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马尼拉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标准《经穴部位》非正式会议,当时中日韩三个国家仍有92个穴位虽然名称相同,但位置不同,三国各执一词,不能达成统一意见,阻碍了针灸在国际上的进一步推广。
很多人认为,既然日韩两国的针灸技术都源于中国,也就是说中日韩三国的针灸技术同脉同源,那为什么穴位的命名和定位会有差距?事实上,在中国针灸古籍中,有些腧穴的定位描述不够具体,容易造成不同的理解,有的腧穴定位,不同文献的记载本身就不统一,这样,在针灸传播到日韩的过程中,由于对文献的理解不同,选择的文献不同,便使得日本、韩国的一些经穴定位渐渐与中国不同。
为了统一针灸的国际标准,2006年11月2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在日本筑波举行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上,来自中、日、韩等9个国家的专家就针灸中使用的穴位定位制定了世界统一的标准。
会议以中国针灸古典文献结合科学实验数据为依据进行协商。在讨论的最后阶段,中、日、韩三个国家在355个穴位定位上达成完全一致,只剩下6个穴位定位不统一。最终,除水沟穴的定位将日本、韩国的定位列为第一方案,中国的定位列为第二方案,以水沟穴定位为基准的禾髎穴的定位,中国方案也列为第二方案外,其他穴位的定位则通过投票采纳了中国的方案。
这样,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361个人体穴位的取穴定位制定国际统一标准,359个穴位的定位标准采纳了中国专家方案。
参加了当年标准化大会的吴中朝教授表示,3年间,中日韩三国召开了9次会议,分批讨论定位问题,后5次针对39个严重不统一的穴位。最后一次会议英、美等国的专家也参与进来。
根据国际惯例,谁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国际化,谁就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359个穴位的定位标准制定采纳中国专家方案,无疑让中国在中医药的推广中占据主动,掌握先机。
目前,我国在针灸教学与科研方面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而设立以我国方案为主的国际标准是维持我国在这方面领先地位的重要一环。
正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专家陈飞松所说,经穴之争的背后还是文化和历史传统之争。以中国方案为主导的国际标准,也是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
中医药服务北京奥运:开传统医学走进奥运之先河
2008年的8月9日凌晨,当古希腊赫拉神庙的圣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熊熊燃起时,中国人欢欣鼓舞——中国首次作为奥运会举办国,在自己的土地上触摸奥运圣火。
这一刻的光荣,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奥运志愿者们。他们来自全球各地,为各国运动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在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当中有一群十分特殊的身影——“中医按摩保健服务志愿者”,这是北京奥运中医药服务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中医药第一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
据统计,在2008年奥运会中,260多名中医志愿者为运动员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达4409人次,接待咨询6377人次。170万奥运志愿者服用“中药清暑凉茶”,也成为北京奥运医疗保证工作的一大特色。
时任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说:“在奥运会诊疗所中开设针灸、拔火罐、中医推拿和按摩等项目的物理治疗,为各国的运动员和官员以及其他持证人员进行中国传统医学的物理治疗。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有中医服务进驻奥运村,中医服务在奥运村里主要是物理治疗,除了直接为病人服务之外,还为各代表团的队医举办了中医预防性运动医学讲座。”
“高兴,兴奋!报名奥运志愿者,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参与奥运,并借此让更多人认识中医。”当时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工作的国华就是中医志愿者中的一员,如今谈到当时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心情,她仍难掩激动。
据国华回忆,“鸟巢”按摩室是一个独立的房间,有50平方米左右,冰箱、电视一应俱全,前来按摩的人可随意取用饮料,按摩的同时还能关注赛况。志愿者精心挑选了八段锦、太极拳的挂图挂在墙上,既美化了诊室,又宣传了中医药文化。
志愿服务期间,国华遇见了很多点名要求体验中医按摩的国际友人,有些是因为好奇,有些则是周围的人体验之后觉得效果很好被推荐来的。“鸟巢”按摩室接待的第一位病人来自玻利维亚,是名有旧伤的运动员,通过中医按摩,他的旧伤症状有所缓解。
国华说,自己所在的按摩室有16人,而鸟巢的医疗人员一共170人,就是他们这个不及全体医疗人员人数1/10的团队,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的接诊量达到总接诊人数的1/3。奥运期间,他们一天要接待40~50人,按摩室的高峰期在13、14日两天,每天多达60余人次。
在国华心里,最珍贵的除了关于志愿服务的记忆,还有当时各国运动员为了表示谢意和友好赠送的徽章。
“当时按规定,我们是不允许主动与运动员合影的,可是经我们治疗的运动员都热情地邀请我们合影,奥运会不仅仅是各国运动员竞技的盛会,更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舞台。”国华说。
除了在志愿服务中表现亮眼,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作为北京的奥运定点中医院,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医药的窗口。滚动播放的中医药宣传片,制作精美的中医药文化展板、宣传资料,精心设计的科室环境,都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氛围。
来自美国关岛的奥运代表团团长夫人一到奥运村,就欣喜地发现中国奥运村有中医诊疗站。“这次终于不用排队了。”团长夫人说。中国的针灸在世界很受欢迎,她走遍世界,所到之处都会光顾针灸的诊所,但让她苦恼的是,几乎没有一家是不排队的。
而团长夫人患慢性神经性头疼病已多年,但她一直坚持不用化学药止痛,中医的针灸为她减轻了不少痛苦,而且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得到改善。“帮助人类摆脱吃化学药才能治病的苦恼,是中国的针灸。”
一位十几岁的欧洲小运动员,听说中国的针灸能帮他治疗运动造成的拉伤,慕名前来奥运村的中医诊疗站。
小运动员从来没有扎过针,治疗后果然觉得轻松了许多。不住地问医生:“刚刚针扎的地方,为什么看不出针眼?”并用手指反复揣摩医生刚刚给他扎过的地方。
一位从未接受过中医推拿按摩的波兰运动员,在奥运村的中医诊疗站接受治疗后,欣喜地说他的感受:“太好了!”“好像变成了从前那个身体轻松的我。”他还把中国的推拿按摩与日式、欧式和泰式的做了比较,“那些比较表浅,按摩不到病处,有的是在骨节上用力锤,比不上中国的刚柔相济。”医生也告诉他:“这样的治疗,不但能减轻病痛,同时也起到了放松神经的作用。”
奥运村的中医诊疗站,经常挤满了好奇的外国运动员。
他们按照挂图和人体穴位模型上标注的穴位以及经络,在自己身上试着寻找。很多国家的奥运代表团队对中医很感兴趣,加拿大队恳求买走中国医生的针灸穴位挂图和人体针灸的模型,并且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教材。
可以说,奥运会给中医药升了温,让世界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医药的魅力,为中医药向世界传播提供了契机。
本页关键字:改革开放 中医药大事记 973计划 经穴定位 中医药国际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职工广播操养生操比赛在京举办 下一篇:当归党参黄芪无硫加工标准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