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级诊疗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意在破解大医院患者扎堆“看病难”现状。中医分级诊疗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医改方向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各地试点实施情况看,中医分级诊疗制度已收到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的成效。
然而现实中,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看病习惯所致。现如今很多患者,即便患个感冒也要扎堆去大医院、看专家门诊。人们之所以习惯去大医院看病,不喜欢在基层就诊,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基层没有好医生而耽误病情。
对于中医事业发展而言,如何让病人向基层下沉,实现不同级别中医院有效分工,建立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就医新秩序,已越来越成为改革的重点。再说,分级诊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合理的一种就诊方式。在美国,居民生了病,不是直接去医院,而是先找社区医生。同样在美国,除急诊外,没有那家医院会直接收治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分级诊疗制度切莫单兵突进,否则,就会消解其制度善意。正如有媒体评论所言:“硬性地靠行政手段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而没有关键性的配套措施,强制首诊很可能遭遇重重阻力,甚至激化目前已较紧张的医患关系。”
当务之急是,一方面,尽快实现政策层面的调整,加大分级报销之间的等级差异,让基层中医诊疗更具有优势,通过政策引导让患者到小的中医院看病“有利可图”。除了一些危重病人和复杂病情之外,其他类型的病人要转院,必须要经过下一级中医院的授权,才能按照比例进行报销,否则就不能报销相关费用,从而用医保政策发挥杠杆作用,相信这样的激励政策会逐步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
与此同时,利用价格杠杆,调整不同层级中医院的服务费用,实现分流。
另一方面,打通各级中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还要给转诊患者提供各种便利,如从社区医院转诊到大型中医院的患者,无须排队挂号便可直接就诊,这对于患者选择社区首诊,无疑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专家建议,在运用医保经济杠杆的同时,还需规范转诊流程,制定转诊指导目录,避免出现人为设置的转诊门槛。
尤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使老百姓愿意在家门口就诊。加大对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基层中医医疗人才的培养,建立对基层中医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和县乡村一体化服务的模式,使优质资源下沉,改变目前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等,逐渐使老百姓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就近解决,从而改变就医习惯,建立起中医分级诊疗新秩序。(中国中医药报)
本页关键字:中医分级诊疗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中医新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公益团为俄二战老兵保健服务受欢迎 下一篇:平顶山:推进医改中医享红利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16日快讯
- 养胃粥:火腿冬瓜粥的做法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