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织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
雕梁画栋的中式门楼,古色古香的牌匾和对联,贴满中医养生知识的中医文化长廊,古风弥漫的大药房……如今,不管在吉林省的乡镇卫生院,还是社区卫生中心,都有一个别致的诊疗去处——中医馆,还未走到近前,浓浓的中药馨香就扑面而来。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市调研时肯定了基层中医馆模式,基层百姓之所以能受惠于中医馆服务,主要是近3年来,借着国家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东风,吉林省认真部署,扎实开展,让中医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医馆”火起来
79岁的郎永山大爷患有肩周炎的老毛病,最近他成了农安县开安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的常客,接受了王晓峰主治医师五次针灸治疗后,原本抬不起来的手臂现在可以高举过头。他甩着活动自如的胳臂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也去过大医院看这老毛病,医生给开的消炎药,吃了没见效。没想到家门口的中医馆帮了我大忙。治病花得少,还能走新农合报销,花小钱治大病,村里人都爱来这儿看病。”
如今,和郎大爷有同样感觉的人逐渐多起来。42岁的崔庆蓉是开安镇万宝村的养猪专业户。前阵子身体出现恶心、眩晕、浑身无力的症状,想去长春看病又走不开,邻居建议她去3里外的镇卫生院看中医。崔庆蓉找了个午休时间来到卫生院,没想到五服中药就见效。这之后,不管是颈椎病、胃病,就连普通的头疼脑热,崔庆蓉都认准了中医馆。
中医馆的红火不仅出现在乡镇卫生院,市区内社区卫生中心的中医馆同样受青睐。正午时分,长春市南关区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负责人刘爱军还在忙着给患者推拿,“我们这平均每天有80余位患者前来就诊,多的时候有100多位。晚上9点前下班的时候都很少。”
中医人更有信心
农安县万宝村村卫生室内,村医郭喜柱刚给本家叔叔郭万学支起烤灯,药房内煎药机就发出滴滴的提示音,郭喜柱又跑过去忙着整理熬好的中药。记者翻看了郭喜柱的门诊处方,前一天他一共开出了19服中药。
农安县开安镇中心卫生院的王晓峰医生现在在十里八村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这个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从医16年的基层中医工作者,对于近年来中医从业人员就业前景很是欣慰。
“刚参加工作时,从医的设备、条件都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一张桌、一张简单的木质诊疗床、几根银针、两个刮痧板、几个火罐,就是我看病的所有设备。那时门可罗雀,经常几天没一个患者。”王晓峰感慨万分。去年国家和省里划拨专项资金20万元,建成了中医馆,康复治疗室、煎药室、中药房等一应俱全,中频脉冲仪器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也搬进了诊疗室。“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来看病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多,我也一天比一天忙,但是再忙再累心里也舒坦。”
农安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崔影说,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促进中医药发展,中医、中药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吃香,为了能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下沉”到基层,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招聘医务人员时,多引进中医人才;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等。
刘爱军也有同感。同样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他有感于知识有限,近年来,先后求学于北京协和医院、西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一流的医院。他的医术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赞誉,还获得了美国、日本、挪威等诸多国家医师认可,即使这样刘爱军也没放松学习,“面对越来越多的就诊患者,我心里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就怕技术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只要有机会我就外出学习。我想,我们中医人不能辜负这个盼望已久的中医发展的春天。”
政府助推力度大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如何做好提升工程这道“必答题”?怎样才能让中医药更大程度带给百姓福利?吉林省精心谋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于2013年正式启动提升工程,打出一套自创的提升“组合拳”。
编织“保障网”,促进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两年,省政府都将提升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将便民中医馆的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推动了新农合和城镇医保中医药倾斜政策的落实,规定“参合农民患者在县及县以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在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坚持中西药并重原则,将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定点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纳入新农合药品目录。
筑牢“服务网”,夯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基础。2012年至2015年共安排省级专项经费2111万元,争取国家经费2495.5万元,用于全省58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4085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2014年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内建设50个便民中医馆,2015又接续建设190个;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全省二级甲等县级中医院达到80%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注重“传帮带”,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全省85名中医方面有一技之长人员取得了乡村医生证书,并安排其定期培训;安排省级专项经费361.2万元,用于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全省县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遴选100名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和200名继承人,利用2年时间开展基层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要想更好更快地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上述工作就不能单项推进,而要综合施策,如此才能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叠加效应。”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表示,如何利用中医为百姓解除病痛,如何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探索中国式医改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关乎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的大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吉林省将继续探索和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从而全面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国中医药报)
本页关键字:织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 中医新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加快社会办中医机构发展 下一篇:成为规培协同基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16日快讯
- 养胃粥:火腿冬瓜粥的做法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