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火神 探源头 求真经
2010年下半年,一部杜少辉博士学习火神派后的寻源之作——《圣余医案诠解按》,摆上了国内的大书城的书架。洋洋48万余字,犹如作者一样,敦厚、扎实。《圣余医案》是“川西夫子”刘止唐之六子刘子维经治的医案,由其门人李俊(子俊)诠解后编辑付梓,是为《圣余医案诠解》。杜少辉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1945年民国德庆书局乙酉年版本为底本点校,整理并加按,重新出版,是为《圣余医案诠解按》。
杜少辉在其代序“我的扶阳之路”中,深有感慨地说到自己从一个中医学院的好学生到一个独当一面的铁杆中医,临床疗效得以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环节,就是学习扶阳学说,于成都侍诊于当代火神派卢崇汉老师之后。
“溯洄从之”。正如邓铁涛教授在为其学生的这本力作序时所说:“扶阳学派虽倡于郑钦安,而始创者实为其师刘止唐”。刘止唐享有“川西孔子”与“孟子第二人”之盛誉,其创立的槐杆学派,汇通儒、释、道三家精要,其《槐轩全书》可谓是“国学”之集大成者。《圣余医案诠解》为槐轩学派作品,整理与发掘无疑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顾名思义,《圣余医案》不但是医案,也是一部文化作品。“槐轩学派”由理入医,与众多医家专攻于术不同。儒、释、道均讲究一个“和”字。故刘门临证,不仅医病,也医心;不仅医局部,更注重五脏相关;生克制化之理,阳阴气血消长之机,全面关顾。尤如用兵,主攻,侧攻,迂回,后方补给,打援,防伏,处处精思熟虑,运筹帷握,一方之中,面面俱到,一个“和”字,做到酣畅淋漓,疗效之高,出人意料。从《圣余医案诠解按》中,读出这个“和”字的深义,并感悟到扶阳与和谐是中医的最大特色,亦是与西医的最大不同,指导临床,确有现实意义,感到真正是“更上一层楼”。
子俊的诠解,引经据典,阐发病机,彰明处方用药之理。论理大多引用《内经》、《难经》,准确且无遗,足证其经典烂熟于胸,随手拈来,竟皆贴切,且多为一般业医者粗疏遗漏之处。论方议药,多突显刘门特色:扶阳宗旨,五脏相关,五行生克制化的灵活运用,示人典范,对药物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常出不同凡响之言。郑钦安秉大道至简之义,万病归于坎阳受损,言三焦只是一焦,五气仍是一气,以善用附子为主;本书医案虽重先天坎阳,亦并强调后天以返先天,先后并治,方臻完善。子俊于诠解中反复告诫,可谓是槐轩扶阳真经,亦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序中所言:“千万勿以能重用附子多少为傲也!”
至作者按语,不但阐述刘门扶阳的学术观点,并参悟其重“和”、重“守”、重“敛”,以及扶阳“止于至善”的理论与治疗用药特色。还对渊源甚深的黄坤载、郑钦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等,乃至于当今扶阳大家卢崇汉等的有关理论与临床特点,也都随机作了相应的介绍,令古今医统,一目了然。足见杜氏读书之广博而精深,寒窗之苦,岂惟十载?于读者更是受惠良多,其用心之善不亦切乎。
更难得的是,作者临证20多年,在临床一线的磨练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扶阳学派的熏习之下,技进乎艺,医术有长足的进步,医名渐盛,俨然自成一家。在他的按语中,把自己师从卢崇汉先生之所见所得,结合自己临床的实践体会,个案简介,与刘门、卢门特色对读,实在受益匪浅。并结合现行教材谈从医感悟,这有助于“学院派”中医学子将大学知识与扶阳学说融会贯通,以至“仲景之门,人人可入”。这是当今一本难得的古书今读,古今相应的好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古文基础深厚,且素尚易理研究,其所按文字典雅,笔法流畅,易医结合,令人赏心悦目。该书于2010年8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装祯设计均称上乘,唯感不足的是字体太小,尤其是作者按语部分,不仅字小,且细划淡墨,颇伤目力,又恐因此阅读之不便而放弃,则岂不辜负此好书!
本页关键字:《圣余医案》 《圣余医案诠解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脑梗塞后遗症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