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必须破解发展难题
在1月13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作主题报告时强调,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首先深刻认识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牢牢把握推动和实现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在深化医改中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这条主线,明确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王国强指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为加快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若干意见》的发布实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经济支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和需求,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医学模式和医学目的的转变,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国际社会的关注重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看到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事业发展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服务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二是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还需下大力推进;三是中医药发展基础薄弱,扶持促进政策需下大力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四是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精力,开拓进取,攻坚克难。
第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党中央确定的“十二五”规划主题是科学发展,中医药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统筹好中医药事业与卫生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中医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率。统筹好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统筹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统筹好中医药发展和走向世界,注重以我为主,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第二,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多年来的中医药工作实践证明,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使其更好地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反映中医药发展趋势,适应中医药发展需求。
第三,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特色优势。当前,我国疾病模式正在发生快速转变。必须从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融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从偏重中医医院发展,转变为注重医院、门诊、诊所等中医药服务的多种组织形态共同发展;从偏重中医医院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同时注重特色优势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同时,要从主要依赖政府投入,转向增加政府投入与利用社会资本并重的多元化发展。
第四,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继承创新。继承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重要保障。中医理论的发展、临床疗效的提高、产业技术的提升、公共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坚持中医药学原创思维,在把握中医药本质特征、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上一篇:“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凸显“六个新”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