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医院性质:国营
医院类型:专科医院
联系地址:100083北京市北郊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详细介绍: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医学院1965年接受卫生部的任务,开展针刺原理研究。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1994年成立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2000年4月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该所也相应改名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2001年被批准成立教育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绩:1.获奖:(1)国家自然科学奖2次:1987年获三等奖“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1999年获二等奖“抗阿片肽CCK作用机制的研究”。(2)国家科技进步奖1次(1999年三等奖:《神经科学纲要》)。(3)部委科技进步奖21次,其中一等奖6次。多年来,该所论文被SCI引用次数占全北医大论文被引用次数的40%左右(35-44%)。本所(系)建立至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原着论文400余篇,1998年以来五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120篇,其中国外英文SCI刊物收录32篇,刊物最高影响因子16.5。2.着作:主编《神经科学纲要》(教育部指定研究生用教材),该书第二版已改名为《神经科学原理》,200万字,分上下两册出版(1999)。《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第1卷(1987)、第二卷(1998)共收集该所论文200余篇。《针刺镇痛原理》(1999)简述30余年研究之全貌。主编《生理科学进展》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后者的发行量已超过9000份。3.应用性研究:在阐明针刺镇痛原理基础上,设计制造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被称为“无针的电针仪”。不仅可以代替扎针治疗疼痛等,并可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减轻戒断症状,防止复吸。
所获荣誉:(1)国家自然科学奖2次:1987年获三等奖“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1999年获二等奖“抗阿片肽CCK作用机制的研究”。(2)国家科技进步奖1次(1999年三等奖:《神经科学纲要》)。(3)部委科技进步奖21次,其中一等奖6次。多年来,该所论文被SCI引用次数占全北医大论文被引用次数的40%左右(35-44%)。
本页关键字: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下一篇: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医院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