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腹部的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包括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且包括了内脏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妇子胞等许多重要的器官。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躯干分为上焦、中焦、下焦3个部分。横隔以上(胸部)为上焦,包括内脏心与肺。横脯以下至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腹部包括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且包括了内脏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妇子胞等许多重要的器官。
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中,心位于胸中,但得养于脾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其他的脏腑俱在腹中,因此,五脏六腑与腹部有密切的联系。
经络学说中,背为阳、腹为阴,在腹背循行的8条经脉中,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5条经脉从腹部经过。足少阳胆经循行千腹侧,腹部不仅有阴中之阴的任脉,还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阳经。因此,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因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故十二经脉的经别亦从腹部经过与脏腑相接。此外,还有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相连,冲脉、阴跷脉、阴维脉亦行小腹或腹前,为气血向全身输布提供了较广的途径。
每一个脏腑都有一个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由于募穴与脏腑的部位更为接近,所以脏腑有邪多反应于募穴。滑伯仁曾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难经》注),指脏腑与背俞、募穴相通,病邪侵袭脏腑,俞募则出现各种病症,并以俞募为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
本页关键字:中焦 下焦 膀胱 大肠 小肠 妇子胞 募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脐的形成与神阙的功能 下一篇:腹部的解剖特点及脏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