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刮痧疗法
耳鸣是听觉异常的一种临床症状,病人自觉一侧或两侧耳朵听到一种声响,或如蝉鸣,或如水涨潮声等,声时大时小或不变,有碍正常听力。临床中多种疾病均可出现此症,实际上此种声音不存在的,只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安静环境中感觉更明显。
耳鸣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刮风似的呼呼声,有机器响似的隆隆声,有蝉鸣般的唧唧声,或有的似虫鸣、鸟叫、流水声,以及哨声、铃声等。耳鸣有的发生在一侧耳,称为单耳鸣;有的发生在双侧耳,称为双耳鸣。有的耳鸣断断续续,称为间歇性耳鸣;有的耳呜昼夜不停,称为持续性耳鸣。轻者安静时可昕到,重者无论工作、学习时都可以听到。本病临床上分虚实两型。
一、虚证
(一)症状
耳鸣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
(二)治法
(1)选穴 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见图7-2-1、图7-2-2、图7-2-4)
(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El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 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背部肝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实证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耳中暴鸣如钟鼓。
(二)治法
(1)选穴 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风池、曲池、合谷。(见图72-2、图7-2-3、图7-2-4)
(2)定位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问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