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内科 --> 外感热病 --> 暑温 --> 暑温兼湿型暑温

暑温兼湿型暑温

夏令气候,由日光之直射,地面上之水分容易蒸发,空气亦更潮湿,人体调节机能失应外界之变化,致有暑而兼湿之病也。

病因病机:夏令气候,由日光之直射,地面上之水分容易蒸发,空气亦更潮湿,人体调节机能失应外界之变化,致有暑而兼湿之病也。然亦有受暑之后,感冒雨露,或以冷水洗澡,或误饮冷水,或食瓜果以解渴者,皆是暑病兼湿之原因也。但暑为熏蒸之气,湿为粘腻之邪,暑湿胶结,阻于气分

治则治法:治法先宜宣肺化痰,利湿清暑,用轻剂以开泄上焦无形之肺气,如芦根杏仁、蒌霜、苡仁、橘红、川贝、西瓜翠衣、通草、茯苓皮之类。因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气弥漫,本无形质,又宜体轻而辛淡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之类,淡如苡仁、通草、茯苓、泽泻等味。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矣

出处:《暑病证治要略》·下编暑病种类(篇)·第三章暑湿(章)

原文:(介生按):夏令气候,由日光之直射,地面上之水分容易蒸发,空气亦更潮湿,人体调节机能失应外界之变化,致有暑而兼湿之病也。然亦有受暑之后,感冒雨露,或以冷水洗澡,或误饮冷水,或食瓜果以解渴者,皆是暑病兼湿之原因也。但暑为熏蒸之气,湿为粘腻之邪,暑湿胶结,阻于气分,治法先宜宣肺化痰,利湿清暑,用轻剂以开泄上焦无形之肺气,如芦根、杏仁、蒌霜、苡仁、橘红、川贝、西瓜翠衣、通草、茯苓皮之类。因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气弥漫,本无形质,又宜体轻而辛淡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之类,淡如苡仁、通草、茯苓、泽泻等味。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矣。又如暑邪兼湿,凝滞胸中,致脘中痞闷,头胀目黄,脉象濡涩者,治宜川连、枳实、半夏、厚朴、郁金、草蔻、滑石、茯苓皮之类以清疏之。如入下焦气分,以致小腹硬满,大便不下,舌白兼黄,小便赤涩者。治以渗湿开气,如猪苓、赤苓、滑石、通草、竹叶、晩蚕沙、皂荚子之类,则二便自通矣。暑湿初在气分,若治不中的,则渐入营分而侵入血中。其证神昏谵语,舌色绛赤,或咳痰带红,或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上焦不解,漫延中下,则胸腹板闷,二便不利。治当急清三焦,先用三石汤(石膏寒水石、滑石、通草、杏仁、竹茹、银花、金汁),清肺卫而宣通气分,继用犀角连翘、银花、鲜生地、玄参、川贝、知母、竹叶、绿豆衣之类,以清营分而养胃液。如暑湿乘虚而陷入厥阴,其证四肢不热,中心如焚,舌色灰黑,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似疟,邪陷至阴,症势危险。治宜酸苦泄热,扶正袪邪,乌梅安蛔丸(乌梅、黄连细辛附子人参、桂枝、黄柏干姜当归、蜀椒)加减之。

本页关键字:暑温兼湿型暑温  暑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暑伤上中焦营分型暑温        下一篇:阴暑内侵型暑温

>> 返回暑温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