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果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Niú Xīn Guǒ
【英文名】root of Bullocksheart custardapple
【别名】牛心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牛心番荔枝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膝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牛心番荔枝,乔木,高约6m。枝有瘤状突起。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9-30cm,宽3.5-7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侧脉在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花2-10朵成束,总花梗与叶对生或互生;萼片3,小,卵圆形;花瓣6,2轮;内轮花瓣退化成鳞片状;外轮花瓣长圆形,长2.5-3cm,肉质,黄色,基部紫色;雄蕊多数,药隔膨大;心皮多数,长圆形,被长柔毛,每心皮有胚珠1颗。果实由多数不分开的心皮连合成一肉质聚合浆果,圆球状心形,直径5-12.5cm,成熟时暗黄色,果肉牛油状。种子长卵圆形。花期冬末至早春,果期翌年3-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热带美洲,现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有引种。
【化学成份】果实含蛋白质1.6%,脂肪0.26%,糖类16.84%,叶和茎中含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马胺(dopamine),衡州乌药碱(coclaurinde)。茎皮中含14-羟基-25-去氧比丽巴素(14-hydroxy-25-desoxyrollinicin),肉叶番荔枝辛(reticulatacin),鹅掌揪碱(liriodenine),布拉它辛(bullatacin),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kaur-16-en-19-oic acid),16β,17-二氢左旋贝壳杉烷-19-酸甲酯[methyl 16β,17-dihydro-(-)-kauran-19-oate]。根和根茎含网叶番荔枝亭碱(reticulatine),番荔枝碱(anonaine),白兰花碱(michelalbine)好去甲含笑碱(normicheline)A,鹅掌揪碱,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16α-羟基左旋,贝壳杉烷-19-酸[16α-hydroxy-(-)-kauran-19-oic acid],17-羟基-16β-左旋贝壳杉烷-19-酸甲酯[methyl17 -hydroxy-16β-(-)-kauran-19-oate]。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驱虫。主热毒痢痢疾;肠道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实:味苦、性寒,为驱虫,止痢药。本种果实可食,为热带地区着名的水果。
【摘录】《中华本草》
本页关键字:牛心果 牛心梨 痢疾 肠道寄生虫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