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茎鸦葱
白茎鸦葱--《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ái Jīnɡ Yā Cōnɡ
【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
【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味】甘、苦,微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平喘。用于感冒发热,哮喘,乳腺炎,疔疮,关节痛,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直带状疱疹鲜品折断取乳汁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茎鸦葱--《辞典》
【出处】《陕西植药调查》
【拼音名】 Xiān Máo Shēn
【别名】茅草细辛(《贵州民间方药集》),毛草七、倒扎草根(《贵州民间药物》),条参、水防风、丝茅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夏、秋季挖,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
白茎鸦葱,又名:箭头草、笔管草、倒扎花。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细毛。根长圆锥形,深入土中可达2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叶丛生,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5~10毫米,全缘,平行脉通常5条,叶柄有短鞘;茎生叶互生,无柄。头状花序大,2~6枚,有长梗;梗上有叶;总苞长简形,长3~4厘米,外列苞片三角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内列苞片披针形,无毛或稍有细毛,边缘膜质;花全部舌状,黄色,或淡红色,先端平截,有5齿;雄蕊5,聚药;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2歧,先端弯钩。瘦果,长筒形,长约2厘米;冠毛棕黄色,与瘦果等长。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田圃间。分布华北、华东、陕西等地。
【性状】根长圆锥形,肉质,鲜时横切面白色,并有乳汁流出。干后表面褐色或棕黑色,纵横皱缩不平,有时呈剥裂状,顶端常有茎叶残基。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活血。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
①《贵州民间药物》:"调气,理血,解毒,治跌打损伤,月经倒行,久年哮喘,发痧腹痛,疮毒。"
②《南京民间药草》:"治五劳七伤,敷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
③《陕西植药调查》:"补脾,治风湿。"
④《陕西中草药》:"祛风湿,健脾,补气,生津,解毒。治劳伤,风湿关节痛,外感风寒,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
【附方】治跌打损伤,月经倒行:倒扎草根三至五钱,蒸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辞典》
本页关键字:白茎鸦葱 猪尾巴 羊奶子 倒扎草 笔管草 水风 茅草细辛 独脚茅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