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
《素问·五脏别论篇》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开门见山即指出鼻窍的病变与心肺密切相关。但临床门诊有病人以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就诊,医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肺出了问题,因“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却忽视于心的问题,所以不免会出现漏诊或误治的情况。
宗气积聚于胸中,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合而成,通过呼吸道,灌入心脉以行气血。若宗气充盛,则呼吸通利,血脉畅行。心主血脉,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朝百脉、司呼吸亦有赖于心的功能正常。若心有病,肺朝百脉、司呼吸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而肺又开窍于鼻,故最终又间接反映到鼻窍不利。
罗某,女,62岁,因鼻塞、嗅觉减退1周就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8年余,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患者近1周来不明原因出现鼻塞、嗅觉减退,时常感到心胸憋闷疼痛、气短,无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不适,就诊于耳鼻喉科行鼻部检查及作胸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予口服抗生素配合外滴具有通鼻窍作用的药物治疗无好转。刻下症见:鼻塞,不闻香臭,以口呼吸,夜间平卧时倍感痛苦,时感心胸憋闷疼痛、气短,纳眠不佳,二便尚调。患者神情苦恼,精神疲惫。查舌质淡暗、苔白厚,脉弦。作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审其症脉,切合《内经》“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故处方:茯苓15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茜草12克,红花10克,细辛3克,辛夷6克(包煎),瓜蒌12克。处方7剂,日服1剂。
患者服上方7剂后即感鼻窍渐通,但仍不闻香臭,又继以服用上方5剂后,鼻窍已通利,能闻香臭,并觉胸中舒畅,已无心胸憋闷疼痛、短气之感。
方以茯苓、炙甘草健脾化痰,茜草、红花活血通络,细辛、辛夷温肺化饮、通利鼻窍,杏仁宣降肺气。全方使血脉通利,肺得宣降,故鼻窍不利、心胸憋闷疼痛诸症自除。《内经》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作为中医的理论源泉,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我们作为中医的传承者,应认真研读,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养生
- 都说枸杞养生好 健康食用知多少
- 解酒良药枳椇子
- 健康零食葵花籽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2月01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2月03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