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厥阴病本质
河南梁华龙先生撰《厥阴由来探秘》(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9月3日)一文,对“厥”的概念和“厥阴”的含义进行了探索,读后受益匪浅。但其对于厥阴病的位置属性和本质属性的认识,尚有模糊不清之处,兹略陈管见如下:
厥阴病是伤寒病的后期和严重阶段 梁华龙先生从文字学角度对“厥”的概念进行了考证,认为“厥”有憋气用力、憋气过头而休克的意思,也有“最”“重”“尽”等意思。据此引申出厥阴的位置属性就是“阴的最后、末尾之意”,这是正确的。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厥阴病置于六经之末,加上厥阴篇条文中有许多“难治”“不治”“死”的预后。因而,笔者认为,厥阴病是伤寒病的后期和严重阶段。
“阴尽之后便是阳复”存在的问题 梁华龙说,“厥阴为三阴之尾,阴尽之后便是阳复”,是为其主张厥阴病本质为寒热错杂做铺垫。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其一,从“两阴交尽”这句话来看,根本看不出“阴尽阳生”的意思,出现这样的歧义,纯属臆测。其二,如果阴尽可以自动阳生,是不是意味着,厥阴病在阴寒阶段不需要去治疗,只等阳气来复就可以了?其三,如果“两阴交尽”可以“阴尽阳生”,那么“两阳合明”会不会出现“阳极阴生”呢?由此可见,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说毫无根据。
厥阴病的本质是阴寒盛极 梁华龙认为厥阴的本质属性就是气机逆乱,包括寒热错杂和四肢逆冷两类病证。所谓“本质属性”应该是指最突出的表现和根本性质,把寒热错杂当作“厥阴”的本质属性,不但背离了梁华龙先生自己确定的厥即“尽”“重”“最”的结论。而且与太阳病诸泻心汤主治的寒热错杂证不易区别。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被“阴尽阳生”误导的结果。
既然厥的含义是“尽”“重”“最”,那么厥阴就应该是最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以“两阳合明为阳明”与“两阴交尽为厥阴”对举,说明二者是一阴一阳,一寒一热。既然梁华龙先生承认,“阳明”以“两阳合明”显示其阳气最旺,那么为什么不能“厥阴”以“两阴交尽”显示其阴气最旺呢?在《伤寒论》中,既然阳明病是阳热亢极,那么厥阴病就应该是阴寒盛极。这也可以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另一段话中得到印证,原文说:“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伤寒论》厥阴篇的吴茱萸汤证、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当归四逆汤证等,都是厥阴病阴寒盛极的主要证型。
四肢逆冷作为众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的一个症状,其中许多是作为疑似证进行鉴别,不是厥阴病的本证,如痰食致厥、水停致厥、热厥等等,不能作为厥阴病的本质。
“寒热胜负”有悖于“厥热胜复”之理 厥阴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当厥阴病出现厥热并见时,常常用厥热胜复来解释其病理机制,厥是阴胜,热是阳复。厥热胜复是人体正气与阴寒之邪做斗争的一种临床表现。
梁华龙先生为了说明寒热错杂的机理,自创“寒热胜负”之说。什么是寒热胜负呢?梁华龙说:“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由于气机逆乱,深在脏腑,是以病机的寒热性质为主,寒热在胜负之际,往往形成极寒极热的证候。”意思是说有两种性质相反的病邪在人体一决胜负。果真如此,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两种邪气斗争,无论谁胜谁负,对人体都是有利的,人体的正气完全可以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令人不解的是,梁华龙先生又认为寒厥、热厥的产生,是寒热胜负的结果。寒邪和热邪做斗争,必定会消耗对方,或者两败俱伤。所以斗争的结果,不可能是寒邪或热邪更重,以致产生寒厥或热厥。寒邪、热邪两种邪气,在没有正气参与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地在人体互相斗争,等于把人体正气的作用抹杀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伤寒论》中也没有类似的论述。
寒热胜负是受到厥阴病厥热胜复理论的启示而提出的。但厥热胜复是专门解释厥阴病阴寒内盛病机的,梁华龙先生把厥阴病的本质当作寒热错杂和四肢厥逆,有悖于厥热胜复之理,只好用诸如“阴尽阳生”与“寒热胜负”之类的错误理论去自圆其说。
总之,厥阴病是伤寒病的后期和严重阶段,其本质是阴寒盛极。这是以《伤寒论·厥阴篇》的主要内容为依据,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有关论述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不但符合梁龙华先生从文字学角度对“厥”的概念的考证结果,而且与通常“三阳多实热,三阴多虚寒”的说法相吻合。
上一篇:听国医大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下一篇:《内经》“血枯”本意——在男子为“不育”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