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智科治脾胃病善用角药
陕西省中医医院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在辨证基础上,选用方药喜用三味药物相互配伍,药物相对固定,构思精巧,针对证的病机相对也较复杂,远超出对药的特点和功用,既有相辅相成,又有相互制约,三者之间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重在气味与功能配伍,形成一个循环辅佐或循环制约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一分为三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疗效之目的。富有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含义,是道家思想在中药配伍上的体现和应用。此种药物配伍形式,今人多称之为角药。现将辛智科临证治脾胃病常用角药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柴胡辛苦微寒,疏肝解郁,善于达邪外出;白芍苦酸微寒,敛阴柔肝,和营止痛;枳实苦辛微寒,散积通滞,化痰除痞。三药合用,行气解郁,消痰散痞之力更强,其中白芍以制柴胡、枳实升散疏利太过,以阴调阳。三药为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大柴胡汤之主药。肝气郁结、肝气犯胃所致胃脘疼痛、胁下不舒隐痛、心下胀满、甚或嗳气、恶心、便秘等,用之甚效。朱丹溪有“凡郁皆在中焦”之说。临床常见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及心情郁闷而致胃脘不舒及胃肠型抑郁焦虑者,尤其是女性患者,辛智科常用此药合越鞠丸治疗,亦获良效。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半夏温燥,散结和胃;瓜蒌化痰宽胸,润肠散结。三药合用,名小陷胸汤,为《伤寒论》之名方。黄连、半夏,一苦一辛,一寒一温,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瓜蒌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助黄连泄热润肠通便。药虽三味,寒温两用,阴阳并调,其意颇深。三药配伍,治热与痰结,心下阻滞,升降不利而见胸脘胀痛、大便干结、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证。特别是胃脘不舒,腹诊正当胃脘按之痛者,其效甚显。辛智科对胃脘痛用止痛行气之药不效者,用小陷胸汤或柴胡陷胸汤予以治疗,多获佳效。尤其对胆胃不和、痰热较甚而致胃脘痛等证,药证相符,用之更验。
大黄、厚朴、枳实三味药物组成名为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大黄苦寒,泄热解毒通便;厚朴苦温,宽中行气消积;枳实苦寒,破气消积除痞。三药配伍,行气与泻下,泄热与除痞,协同互助,增强消痞除满之效。肠胃通则腑气通,邪由肠下。对反流性食管炎所见胃脘痞满、疼痛、烧心、口臭、口唇干燥、大便干硬者,与竹叶石膏汤合用加减,疗效满意。对老年性便秘,常与四物汤、生脉汤三方合用。
大黄、附子、细辛相伍为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大黄苦寒,泄实攻下;附子辛温大热,祛内积之阴寒,止腹胁之痛;细辛辛温,温经散寒止痛。三药苦辛相用,能降能通,偏于温下。大黄寒性被附子、细辛辛散大热所制,去性取用,泻下之功犹存,祛寒散邪,通便止痛,破积除滞,配伍实属精妙。一般用时大黄用量宜比附子小些,且不宜后下,减少泻下之力。中医有“非温不能散寒,非下不能除其实,非辛不能发其郁”之说。对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逆冷、腹部冰凉等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之证常用此方,若舌苔厚腻、腹胀者,常与平胃散加减应用。
丹参、檀香、砂仁组方为丹参饮,见载于陈修园《时方歌括》卷下。丹参苦寒,活血祛瘀消痛;檀香辛温,理气调脾,散寒止痛;砂仁辛温,行气温中,化湿健脾。三药相伍,行气健脾、化瘀止痛之力更强。对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患病较久的胃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常用丹参饮治疗,伴有脾胃虚弱者,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瘀血较重,疼痛久治不愈,舌质紫暗,病检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与失笑散合用,其效良验。
丁香辛温,温胃降逆;柿蒂苦涩,降气止呕;半夏温燥,和胃止呕;三味相伍,共奏降逆止呃,温胃和中之功,对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痉挛等所见偏寒之打嗝、呕吐、嗳气等症,用之皆有效。偏热可加枇杷叶、竹茹,偏寒可加生姜,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可与旋覆代赭汤配伍化裁,所用之药,需细辨病机和寒热。
小茴香 丁香 木香
小茴香辛温,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丁香辛温,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木香辛温,行气止痛,升降诸气。三药相伍,气相求,味相同,功相近,抱团取暖,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调和胃肠,行气散寒止痛作用较强。寒凝气滞引起的胸腹胀满、小腹冷痛等及下焦虚寒所致的女性痛经皆有效。
沙参甘寒,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甘寒,养阴除烦,益胃生津;石斛甘寒,滋阴除热,养胃生津。三药合用,养阴益胃,生津润燥之力更强。中医有“甘药养胃”之说,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瑭重视胃阴,创甘寒润降、清养胃阴之法,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临床所见口干舌燥、不思饮食、烦躁不寐、胃脘痞满、便秘不畅、舌红少苔等属胃阴不足津亏者用之皆效。临证决不可拘于脾胃多虚寒而忽略胃阴亏虚之证。
吴茱萸 川楝子 木香
吴茱萸辛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川楝子苦寒,行气止痛;木香辛苦微寒,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三药配伍,辛散苦降,寒热相佐,增强顺气散寒止痛之力。苦寒性降,泄肝降逆,但川楝子有伤肝之嫌,木香有减轻川楝子对肝损伤之效。常用于脘腹胀满、胁下隐痛、小腹冷痛,疗效满意。曾治一例小腹凉隐痛,中西药久治未愈,影像及检验等无任何阳性指标的患者,用以此药物为主的加减导气汤予以治疗而取效。
乌贼骨 浙贝母 煅瓦楞子
乌贼骨咸涩温,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浙贝母苦寒,消火散结,宣泄化痰;煅瓦楞子甘平,消积散瘀,制酸止痛。三药相伍,制酸止痛,化痰消积,收敛止血,为制酸之要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所见烧心、泛酸、出血等均有一定疗效,临证要善于辨证,并与相应方药配伍其效更佳。
本页关键字:辛智科治脾胃病善用角药 辛智科 脾胃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宣通法治脚气肿痛案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