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分期辨证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在中医学中也有不少类似病毒性出血热的记载,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的《疫诊一得》所述病症如“头痛如劈”,“遍体发炎”,“骨节烦痛、腰如被杖”,“大便不已、小便短缩如油”等,与本病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出血热的中医命名论述甚多,如伏气瘟疫、少阴伏气温病、温毒发斑、温毒疫斑、疫毒热斑等,显然这些命名,多从温病角度选取,出血热大抵属于中医外感热病中“瘟疫”、“疫疹”、“疫斑”等范畴。
埃博拉有明显传染性,呈流行性发病特征,与祖国医学中瘟疫致病是一致的。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感温热疫毒之邪,由皮毛侵入机体,化火内陷营血所致。其病因主要为“疫毒”,病因属性主要为“热毒”。但至休克期,则多为热邪内闭,气阴欲脱或兼阳气欲脱;恢复期则属于正虚而邪未尽的病证。
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应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根据文献记载,本病的临床表现与登革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有相似之处,提出以下中医辨治设想。
一、急性期
卫气同病
主症:发热恶寒,头痛,身骨疼痛,咽红咽痛,面红目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红,苔薄白腻,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毒、表里双解。
方药:银翘散加减:石膏、大青叶、连翘、金银花、薄荷、栀子、竹叶、生丹皮、芦根、甘草等。
气分热盛
主症:壮热烦渴,汗出气粗,烦躁口渴,面红如醉,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
方药: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竹叶、甘草等。
气营(血)两燔
主症:壮热烦渴,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动风惊厥,肌肤斑疹密布,尿血、咯血、便血等各种出血症,舌绛红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则:清气凉营、凉血止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大黄、黄芩、知母、赤芍、玄参、地榆、茜草、大小蓟、紫珠草、侧柏炭、槐花等。
肾络瘀阻
主症:尿少或尿闭,或尿赤而见尿膜,腰腹刺痛,皮肤瘀斑,舌暗红有瘀斑,苔腐腻,脉涩滞。
治则:化瘀解毒,疏通肾络。
方药:桃仁、大黄、芒硝(后下)、枳实、生地、木通、竹叶、麦冬、丹参、赤芍、茅根、仙鹤草、茜草、白及等。
二、休克期
热毒夹瘀
主症:壮热面赤,瘀斑吐血,心烦肢冷,舌红苔黄,脉沉数。
治则:养阴益气,解毒化瘀。
方药:生脉散加减:西洋参、五味子、麦冬、黄精、栀子、枳实、大黄、石膏、板蓝根、丹参、紫珠草、赤芍等。
阳气衰微
主症:畏寒肢冷,神疲气微,倦卧不渴,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质淡,苔白,脉微细或深伏。
治则:温经通脉、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红参(另煎兑入)、熟附子、干姜、煅龙骨、煅牡蛎、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三、恢复期
余邪未净
主症:低热不退,皮肤发疹,少气多汗,心烦胸闷,气短,舌红少苔,脉虚数。
治则:清热生津、解毒透疹。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石膏、栀子、法半夏、人参、麦冬、紫草、赤芍等。
肺脾气虚
主症:纳呆便溏,身困乏力,胸脘痞闷,身面浮肿,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治则:补益脾肺。
本页关键字:埃博拉出血热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从五运六气看埃博拉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