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法治小儿腹泻
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具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的生理特征,故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说,脐疗即使不同性味的药物作用于脐部,通过对脐部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渗透、经络传导,激发经脉之气,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便稀薄,便次增多,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发热、腹胀等,多因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脾胃虚寒,贪食生冷、油腻或贪凉受寒所致。察其病机,明其病理,撮其要旨,结合小儿腹泻之特点,笔者采用脐疗法用下列方药辨证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暖脐止泻散:由白胡椒10克,肉桂6克,茴香9克,干姜6克,公丁香6克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虚寒或风寒留中而致腹泻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混均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以热醋调成糊状,将药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日为一疗程。
健脾止泻散:由公丁香3克,藿香4.5克,胡椒6克,肉桂3克,白芷6克,干姜3克组成,具有温中健脾止泻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脾虚型或脾肾阳虚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舌淡苔白,且易反复发作,或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用姜醋调糊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亦可根据患儿病情适当延长或缩短贴敷间隔时间。
祛湿止泻散:由川黄连3克,薤白1.5克,车前子6克,没食子3克,葛根4.5克组成,具有清热燥湿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湿热型效果显著,临床症状表现为:泻下稀薄,水分较多,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用姜醋调糊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
消积止泻散:由焦山楂10克,苍术9克,吴茱萸4.5克,鸡内金6克,莱菔子6克,鸡血藤10克组成,具有消食化积止泻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用蜂蜜调糊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