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可助安然入梦
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失眠在中医称为“不寐”,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不寐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其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虚多实少。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而引发心神不安;虚证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继而扰乱心神所致。
失眠先辨虚实
失眠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阴血不足,无力敛阳入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尚未生成。患者多没有原发病灶或器质性病变,临床应以食疗、心理认知行为干预、体育疗法、按摩导引为主,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下的药疗;实者多出现阴虚内热、痰火互结、瘀血阻滞等证。多属器质性病变,久治不愈,往往变生虚实错杂之证。此类病人应以药疗为主,辅以心理调节、食疗、体育疗法、按摩导引等治疗方法。
“临证之际,不寐者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首先要解决心理症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心理焦虑程度加剧,是导致不寐的首要因素。因此运用心理疗法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对于解决不寐尤为重要。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为阴阳失调所致,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可导致阴阳失调。引发情绪变化的核心是人的思想观念,中医早就认为“起踵权豪,竞逐荣势,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焉能不病”;“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静功、导引可辅治
所以,不寐病人应拓宽胸怀,放开眼界。“中医多采用静功、导引和养脏的方法加以辅助医治。”静功中诸如松静功,又根据病证所及脏腑,可选取养心坐功、养肝坐功、养肾坐功、吹肾气功、呵心气功等。动功中则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大雁功等,可结合年龄、体质而选择。心理学的认知行为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诸如限制刺激治疗、催眠和放松训练、矛盾意向法和睡眠健康教育等。
四种方案可辩证施治
依据辨证施治理论,提出如下几种医疗方案。
一、心脾两虚者,治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食疗可常食桂圆薏苡仁粥(桂圆肉、薏苡仁、核桃仁各30克放入粥内煮熟)。
针刺选神门、三阴交。
点穴疗法:于头侧后面,用一手食、中二指点按睡眠穴。此穴位于阳跷脉上睛明与攒竹之间,手法力度由轻到重。放松疗法:每日用意念松弛整个身体,顺序为头、颈、肩、手、背、胸、腰、大腿、小腿、足底、足尖。
养脾坐功:采用坐位,伸一脚,曲一脚,两手向后反掣;之后又跪坐,两手据地,回头虎视,各3~5次。重者可配合运用归脾汤加减用药。
二、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养肾坐功:正坐,两手从耳后左右向胁肋部伸展,3~5次,挽臂向空抛射,又前后动足数十次。日常可饮用百合芹菜汤(百合30克,芹菜根60克煮汤)。
踏立按摩:用绿豆500克,睡前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将双脚洗净擦干,借脸盆中绿豆余温,将双脚来回踩踏绿豆,边踩边揉;亦可配合针刺通里、照海。
同时,注重中医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治法。
三、 心胆气虚者,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日常食用莲子圆肉粥(石莲子30克去芯,桂圆肉3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煮粥)、柏子仁炖猪心(柏子仁15克,猪心1个炖汤),睡前服用芝麻金橘丸(黑芝麻、桑叶、核桃肉各25克,金橘8克,捣碎成泥状)。
背部按摩:医者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路进行揉、攘、按、拨、点等手法治疗,选用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
练习养胆坐功:平坐,合两脚,昂头,两手挽脚腕,又双手拓地,弓腰脊摇动3~5次。同时配合服用安神定志丸。
四、 肝郁化火者,治以清肝泻火,安神定志。
日常饮用菊花茶(菊花、含羞草、天麻、甘草各3克泡茶)、酸枣粥(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煮粥)。
可配合坐位按摩肩井、风池穴位,针刺内关、太冲。
练习养肝坐功:正坐,两手徐徐摩周身,又两手相叉,翻覆向胸,各3~5次。此外,《内经》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羽为水音通于肾。可根据不寐者中医辨证,选听适合的以某一音调为主旋律的音乐,以放松身心,辅助治疗。
上一篇:硫黄内用补火热 外用散寒凝 下一篇:陷谷深刺解呃逆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