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肺阴虚证:肺金阴液不足,失于润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及虚热证候。
心阴虚证:心脏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虚热证候。
病因
肺阴虚证:久咳不已,消耗精血;急性热病之后,高热或吐泻伤阴,阴液不足;痨虫蚀耗肺体,伤及肺阴;房劳过度,肾阴亏虚,水亏火旺,消烁肺阴,导致肺阴不足,肺失润养,引起咳嗽诸证。故张景岳说:“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李中梓亦认为:“劳欲情志伤于内,则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
心阴虚证:多由心血虚发展而来,故其致病因素常有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故《顾氏医镜》云:“是心者,血之源,故心安则真血日生,惟劳心过度,则心血日耗。”《医学正传》亦认为:“……又或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君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症作矣。”或大量失血,血液丢失过多,或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耗伤心阴,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消灼阴液,或热病伤津,或大汗消亡心液,或脾胃虚弱,阴血化源亏乏,易致虚火内生,心失所养而成心阴虚证。因此, “凡劳伤虚损,五脏各有所主,而惟心脏最多,且心为君主之官。一身生气所系,最不可伤……五脏之伤,惟心为本”(《不居集》)。
病机
肺阴虚证:多因阴血不足,虚火内生,火盛刑金,灼耗肺金,损伤肺络,失其濡润,肃降失职。常可由下元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伤及肺阴,也可由肺阴不足,累及肾阴,终致肺肾阴亏。若肺劳久嗽不愈,气血虚竭,则病重矣,故《医彻·卷之二·杂症·咳嗽》云:“若久嗽不已,则脏腑精华,肌肉血脉,俱为耗引,消竭于痰,比之脱气、脱血,何多逊焉,独不观久嗽者,始而色瘁,继而肉消,继而骨痿,皆津液不能敷布乃至此,岂容渺视哉!”
心阴虚证:由于阴血不足,心神失于濡润滋养,则心神不宁,故“《保生秘要》曰:心为一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寝不安,百病集作”(《杂病源流犀烛》)。若阴虚不能制约阳气,则虚火内生。故心阴虚之病机,简而概之,即心神失养,虚火内生。此外,心阴虚证,多由心血虚证发展而来,心阴虚证病情重,心血虚证病情轻,血之与阴,均同一属性,因此,心阴虚证常常包括心血虚证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临床很难截然分开。若心阴亏虚,阴不制阳,心火独亢,下及肾水,则肾阴不足,形成心肾不交证。多表现为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的阴虚火旺证,也是心阴不足证的病理转归,有关心肾不交证的病因病理,《理虚元鉴》认为:“夫心主血而藏神者也,肾主志而藏精者也。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故于滑泄,梦遗,种种精病,必本于神治,于怔忡、惊悸,种种神病,必本于气治。盖补精必安其神,安神必益其气也,虚劳初起,多由于心肾不交……”
鉴别要点
肺阴虚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甚则咳痰带血,声音嘶哑,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以肺系常见症状与虚热证并见为临床特征。
心阴虚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虚烦,盗汗,手足心热,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以心的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特征。
鉴别分析
肺阴虚证与心阴虚证都有阴虚内热的证候,故具备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的共症表现,由于阴液亏虚,阳气相对亢奋,但却是一种虚性亢奋的病态,虚热内扰则五心烦热,津亏不能上承濡润,则口燥咽干,火性上升,虚火上炎则颧红,阴虚阳盛,虚热迫津外泄,故盗汗,“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腾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宜养阴清热”(《医略六书》)。舌红少苔,脉细数,实属阴虚内热之象。
肺阴虚证与心阴虚证,因二者的生理功能不同,临床表现亦各具特点。
肺阴虚证:因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虚火灼金,肺失宣肃,则气逆作咳。阴虚生燥,肺失柔润,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热伤肺络则咳痰带血,“咳血者,火乘金位,肺络受伤,故血从嗽而出也”(《明医指掌》)。喉连气道,下通于肺,虚火熏蒸,喉失润养,故声音嘶哑。
心阴虚证:心主血脉,藏神,心脏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动不宁,则心悸怔忡,“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医方类聚》)。“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杂病源流犀烛》),心血亏虚,心神失养,则失眠多梦,“心血虚不得卧之因,曲运神机,心血耗尽,阳火旺于阴中,则神明内扰,而心血不宁,不得卧之症作矣” (《症因脉治》)。“不寐一症,多由精血亏损,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令人不寐……”(《医林选青》)。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除具阴虚火旺的共症外,前者以肺失清肃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甚则咳痰带血,声音嘶哑等为特征,后者以心神不宁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特征。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二者均有阴虚火旺的病机特点,前者病机为肺阴亏耗,虚火内生,肺失清肃,虚火灼络;后者病机为心阴不足,心失所养,虚火内生,心神不宁。二者病位均在心,均属虚热证。若肺阴虚证进一步发展,往往损及肾阴,形成肺肾阴虚证,以久咳痰血,骨蒸潮热,盗汗,腰膝痠软,形体消瘦为临床特点。因此张景岳说:“故凡病血者,虽有五脏之辨,然无不由于水亏,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嗽血,液涸而成痰,此其病标固在肺,而病本则在肾也。”心阴虚证进一步发展,阴不制阳,心阳独亢,影响肾阴,肾阴不足,表现阳亏于上的虚烦虚眠不得卧,惊悸怔忡;阴亏于下的腰膝酸软,遗精等阴虚火旺的症状。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均可累及肾阴,出现肾阴亏虚的症状和体征,但前者病位以肺为主,故以久咳痰血为特征,后者病位以心为主,故以心烦不寐,惊悸怔忡为特征。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就其病史病因而言,前者多有久咳不愈的病史,后者多有心血虚证的病史,二者均可有气郁化火,热病伤阴,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虚火内生的病因,均可在外感温热病的后期出现。
肺阴虚证治疗宜养阴润肺,降火止咳,方用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心阴虚证,治疗宜滋阴降火,补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医案心得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荨麻疹可分五型论治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