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身医学和刚柔辨证
中医心身医学起源于《周易》,在《内经》、道学、道教及内丹学中均有较详细记载,后来成为中医学之一部分,历代均有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中医心身医学正式建立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医心身医学的源流
中医心身医学历史源远流长,自伏羲一画开天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做《易传》,黄帝着《内经》,后代均有发展。本文将对中医心身医学源流做一梳理,以有利于心身医学的发展。
第一,中医心身医学起源于《易经》。《周易》也称《易经》,为群经之始。《易经·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易经·说卦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第二,中国道家提出长生久视,肉体长生,精神永存;中国道教丹道提出性命双修,代表人物有隋朝道祖苏玄朗,宋代道祖张伯端,明朝道祖王重阳。对此,笔者认为性命双修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中医心身医学理念之滥觞。
第三,中国儒家提出“仁者寿”,并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四,《黄帝内经》中很多理论为中医心身医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等,其中所包含的心神合一理念可以看作是中医心身医学理论诞生的源泉。
所以我们认为,《易经》、《道德经》等作为中华文明的源泉,奠定了中医心身医学的哲学基础,而《黄帝内经》则赋予了其医学特性,正式将其与医学联姻,由此诞生了中医心身医学。
而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我们提出了中医学五个时代的划分,当今世界是第五个时代,即心身医学的时代。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如综合医院门诊中心身疾病占到的比例多达26%~36%;心理障碍发生率中,肿瘤患者为26%~76%,恶性肿瘤接近100%;心血管病发生率为40%~60%,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器质性疾病等,由此可见,疾病谱已由过去的感染性疾病为主过渡到现在的以心身疾病为主,中医心身医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心身医学起源于中国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人类必须向中医寻求智慧。
中医刚柔辨证理论的确立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心身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脏腑相关论”。如《内经》所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刚有柔,有阴有阳,有短有长。”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
心身疾病发病后首先伤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阻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纯虚证。根据人体的阳刚和阴柔的属性不同,导致肝的疏泄不及和太过。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证候,我们称之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我们称之柔证。临床发现,心身疾病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者及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采用刚柔证论治方法。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 “用辛补之,用酸泻之。”
在辨证分型上,可以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中医 中医心身医学和刚柔辨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院发展之困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