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有理 动有道
控制饮食不等于挨饿:合理饮食对糖尿病来说特别重要。但糖尿病分为胖型和瘦型,对这两种类型的饮食要求不一样,并非都要饿肚子。
瘦型糖尿病人一类是由于饮食过度节制引起。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有的与遗传相关,或与情绪有关,或与疾病相关。很多人道听途说,以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得病后拼命节食,导致瘦骨嶙峋。
二是因药而瘦。本来体重正常,但思好心切,服药过量,越吃越瘦,一个月减掉好几斤,最后越来越瘦。这是用药不得当,因药而瘦。
三是因病而瘦。糖尿病病人血糖非常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最后出现“一少”,就是肌肉少了,消瘦了,因病而瘦。当然还有其他疾病,如合并甲状腺亢进等。
针对上述情况,饮食要调整,瘦型糖尿病一定不能过度限制饮食,不吃没有底物,没有营养,肯定越来越瘦。该增加饮食的,就要增加饮食,要把瘦型变“胖”,变成正常体型。
肥胖型糖尿病,就要减肥,节食。因为肥胖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预防都有妨碍。但节食并非挨饿。可多吃木耳、蘑菇、魔芋等食物,它们既占胃,又在胃肠道中存留时间相对较长,增加饱感,还有较好的抗氧化、促进代谢废物排泄等功效。
野菜对糖尿病人也很有益,许多野菜味道偏苦。糖尿病是一个“甜病”,因为血液里有糖,尿里也有糖,而与“甜”天然对立的是“苦”和“酸”,“苦”和“酸”能中和“甜”。中医有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苦酸制甜法”就是根据这个自然规律而来。所以,在糖尿病人的饮食和治疗中可适当选用苦的东西,如中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是黄连,就极苦。茶最苦的是苦丁茶,对糖尿病很有好处。蔬菜最苦的就是苦瓜,多吃苦瓜可以帮助降糖。糖尿病人不要怕吃苦。
另外,血压、血脂都增高的糖尿病人最好多吃些洋葱、山楂。用搅拌机把洋葱打碎之后,用红酒浸泡,做成洋葱酒,可降压。每天吃些凉拌洋葱,或炒洋葱都非常好。山楂煮好后加些调味剂,放冰箱,每天吃一小碗,能调脂、降压。
腊八蒜也是好东西,一坛子蒜瓣用山西老陈醋泡半个月,绿绿的,每天吃三四瓣蒜,再喝两小勺醋。醋软化血管,蒜预防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病人主食应多吃粗粮,越粗越好。尽量少吃特别精细的,尤其是富强面粉,里面粗的纤维完全没有了。血糖控制得不理想的病人,最好多吃粗粮,如荞麦、玉米、高粱米等。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剂良方:运动可增加体内肌肉的血液循环和局部微血管的扩张,提高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体内高血糖逐渐下降,改善糖耐量,还可减少引起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如肥胖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延缓血管并发症的进程。
制定运动方案要体现个体化,体质好的青壮年可选择跑步、登山、游泳、打球等强度大的项目;中老年或体质较弱者可选用中国传统式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强度小的活动。不适合户外锻炼者可练习吐纳呼吸或打坐功。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都以体力能耐受为度。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动中有静、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还有一种运动是静养,很多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的病人,一方面肥胖需运动,一方面又觉得身体很虚弱,一活动就出很多汗,觉得很累。这种情况就要静养,如盘腿坐、练书法、绘画,听音乐,也适合老年糖尿病患,白天在外散散步,晚上回家盘腿坐坐,或练练毛笔字,听听音乐,就挺好。总之,要确定自己适合哪种运动,不适合不要做。
对年轻人和老年人运动的方式和量要求不一样;疾病轻、重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饭后不能立即运动,要隔一段时间,最好半小时以后。中午打个盹,睡个觉,可能比运动更好。
从饮食控制做起,从运动做起,使自己保持比较正常的体重,是大多数人远离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方法。还要定期检测,如一年做一次体检。对于早期的、血糖刚刚增高的糖尿病病人,尚属糖尿病前期,通过饮食、运动完全可能回归健康,所以一定不要忽略,要及时去找医生,通过饮食、运动,加上健康指导,医生可能还配点药物,很多病人都可以逆转过来,远离糖尿病。
上一篇:中药敷脐治多种妇科病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