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研究前景广阔
关于什么是中医,有很多解释,众说纷纭,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中医与西医尽管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差别是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不同。
西医是从构成论出发,本着结构决定功能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的问题。中医则依靠生成论来看待世界和人体,由此形成了中医的特色。
在《内经》作者看来,世界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周易·系辞》把十个自然数,赋予天地的属性,天之数一三五七九,地之数二四六八十,天之数与地之数的和,就构成了“大衍”之数。所谓“衍”,就包括了万物的繁衍和族群的绵延。《尚书大传》曾经用“天生地成”、“地生天成”的方法,解释水火木金土的生数与成数。积数成象,用象数概括万物,这是古人研究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
人是从哪里来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尽管是天地之间最贵的,但是也是万物之一,并且不仅包含天生地成的空间因素,而且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因素。《周易·系辞》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取类比象不仅是中医学的常用方法,也是古人研究世界的基本方法。
《素问·金匮真言论》就把五方、五色、五味、五音等与五脏联系在一起,说肝“其数八”,心“其数七”,脾“其数五”,肺“其数九”,肾“其数六”,把心肝肺肾四脏用“成数”来表示,脾脏用“生数”来记述,这也就是“脾土常以四时养四脏”理论的渊源,也是“脾为后天之本”学说的理论根据。
关于人体是生成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素问·五脏生成篇》,这一篇直接点明了五脏是生成的,五脏的结构由生成因素决定。在这一篇里,《内经》作者强调四肢百骸、气血筋脉、腧穴与五脏的统属关系,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自然界五味、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将这些理论与诊治疾病密切联系起来,称之为:“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生成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为了回答天地生成万物之后,是削弱了世界的整体性,还是加强了宇宙的整体性?世间万物是完全无序的混乱状态,还是非常有序的整体状态?显然,古人强调的是世间万物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混乱结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相关的有序状态,这个有序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是五行学说。
人体也是如此,四肢百骸、三百六十四穴,它们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而是处于整体和谐的状态之中,动一发而牵全身。人体各个结构的分化,不是为了削弱人的整体性,而是为了加强人的整体性。凡是人体之内的结构,即使是一个细胞、一种化学成分,也必须服从整体的利益,否则就是癌细胞,或者就是有害的毒物。
中医研究人体,不是从现有结构出发研究其功能,而是从生成论的角度探索何以生、何以成的原因。鱼活不了,主要是水的原因;树长不好,要看看环境因素,而不是仅仅从鱼和树的内部找结构的原因。
当然,生成的物质有结构,各种功能也与结构密切相关,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必须在整体生成的指导下来研究。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生成是一个自然过程,构成只是某一时空的暂时情况,一旦时空转化,结构也就变化了,生成了另外一个结构。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结构的更新变化,各种细胞、组织结构的更新代谢都是瞬息万变的,想重复某一结构不变是不可能的。“神转不回,回则不转”,升降出入不可停止,一旦停止下来生命就会完结。
按照生成论与构成论的区别,可以找出中西医之间的明显不同,彰显个性,发展中医事业,应该重视对生成论与构成论的研究。
上一篇:针药合用治妊娠面瘫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