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脑
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中枢,它通过感觉器官和周身神经系统,维持、调节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正常活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脑的健全与否,对人体健康关系极大。因此,养生宜先养脑。
养神健脑。古代养生家认为,“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散,故不可不谨养也”,要避免“七情”过度刺激,要胸怀开阔,乐观从容,通过保养神气,调理情志,进行各种有益精神思维活动,来调节大脑功能。
清代名医张隐庵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意思是说,起居作息有一定规律,可以健脑。要做到劳逸适度,按时休息。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更是恢复疲劳、延缓衰老、走出亚健康的养生第一良方。中医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人如果不能正常睡眠,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醒后再难入睡,中医称为“目不瞑”。《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说明失眠主要是情志所伤,气郁不舒,郁而化火,心血暗耗,扰动心神不得安。缺少睡眠的人,身心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得病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睡好子午觉,睡时要使“心”先安下来,并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用温热的水浸足,可以刺激足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下行,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相合的作用。“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
节欲醒脑。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黄帝内经》指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主张控制人的欲望,包括节制性欲,即“性欲有度,节欲养精”。“肾为精舍,宜满不宜亏,精满则人寿体健,精亏则人衰体弱。”肾精是人体十分宝贵的精微物质,是人体气化的物质基础。而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强盛,因此肾精的过度损耗对个体健康极为不利。放纵情欲、竭耗肾精,必然损伤身体。
人需要正常的性生活,但要做到性欲有度,节欲养精以调阴阳。这说明适当控制性生活以节欲,才能固精,能固精才能健脑全神,推迟大脑的衰老。
膳食养脑。充足的营养是大脑正常工作的基础,自唐代孙思邈提倡食补食疗之后,历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日常应注意适当补充糖、奶、蛋、鱼、肉、水果以及维生素B1、铁、锌等对大脑有益的食物,鱼类可作为健脑之首选,尤以海鱼对脑的补益作用突出,鱼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比肉类高约10倍),是健脑的重要物质,海鱼中含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是促进神经细胞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具有健脑作用。
脑力劳动强度过重的人,宜多食葱和蒜,研究者发现,只要把蒜和少许维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产生一种叫做“蒜胺”的物质,这种蒜胺的作用,比维生素B1还要强,有益于大脑;而葱含有一种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有助于防止血液升高所导致的头晕,具有较好的健脑功能。还应多食些核桃、芝麻、山药、薏米、桂圆、黄花菜、金针菇、小米粥、硬果类等健脑食品,多吃含卵磷脂多的食物,如鸡蛋、海鱼、鱼籽、大豆等。鲜奶、鲜蘑等富含谷氨酸,多食亦有益养脑。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和草莓、香蕉、甘橘、干杏等,这些果蔬具有保护脑细胞,阻止大脑老化,保持大脑功能的保健功效。还要限制烟酒,少饮浓茶、浓咖啡以及慎用安眠药、镇静药、麻醉品等,以免对大脑造成伤害。
中药补脑。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要,通过服用中药以补益脑髓,增益智慧,如人参、鹿茸、大枣、枸杞、川芎、刺五加、五味子、龙眼、天麻、麦冬、酸枣仁等。也可采取头部按摩、梳头、手指运动、开发左手等方法,开展读书看报、记忆练习、学习外语、习练琴棋书画等活动,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