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寓于养生
中医养生美容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心理、运动等手段而养神,运用药物、食膳法而养形,从而达到形与神俱,形神俱美的生命美感。影响人体健康和容颜的原因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除外界因素外,人体自身的精神情态、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劳逸等内在因素也相当重要。
顺应四时 防寒避暑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即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
四时养生的最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阳气升,自然界万物处于生长阶段,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秋冬阳气降,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于内。此外,春夏养阳,能预防秋冬之寒病:秋冬养阴,能预防春夏之火热证。
夏季天暑下迫、地湿蒸腾,自然界中阳气最盛,阴气相对不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夏属心,夏季心火易旺,心气、心阴易不足,所以,夏季养生重养“心”。夏日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睡觉不宜太晚,须早起,保持精神焕发的状态,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中午应适当午睡。衣着应少,宜穿散热、透汗、舒适、凉爽的服装。居室宜通风、宽敞。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避免长时间曝晒,积极采取防晒措施,多喝水。切勿心情烦躁,乱发脾气,要精神饱满,形体健美。
冬季天地之气渐渐收敛,自然界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所以,冬季养生以“藏”为要。冬季养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深藏于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
动静有衡 劳逸适度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静以养神”,是力求保持恬淡虚无的境界,摒除杂念,清静寡欲,淡泊名利,神气内藏而不外泄,达到养神目的。“动以养形”,生命在于运动,在适宜的运动中锻炼形体,保持健康,动中求美是中医养生美容的原则之一。动静结合,是将静以养神和适当的运动结合起来,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和谐整体性,从而使机体气血流畅和平衡,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
静以养神受道家的影响极大。《素问·痹论》中记载的“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是中医学有关“静以养神”最为著名的格言。神是生命的主宰,人身各脏腑器官都由神统御,神的属性好静,但人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又使神时时处于躁动状态,使神易于耗损,伤及精气,乃至形体衰弱,患病夭折。只有做到“和喜怒”,才能排除七情对机体气血的干扰,使气血始终保持流畅,达到“养心神”的目的。
气血失和是损容性疾病发病的重要病机,心静如水,静心安神,性格开通,情绪稳定,才能健康长寿。心神不宁,精神抑郁,悲喜过度,都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使人处于病态,未老先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静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静心,可以养宠物、花草、钓鱼、欣赏一些旋律缓慢轻悠的音乐。
动以养形,始于庄子,至西汉有《导引图》问世,东汉神医华佗创制了五禽戏。运动养生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运动可以促进经脉畅利,精气流通,气血畅达,饮食宜化,二便通利,从而促进机体生理功能旺盛,保持面色红润光泽,永葆青春,防止早衰。宋代欧阳修曰:“劳其形者长年”。
形体贵在动,只有适度的运动才能保养形体,使体质健壮。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不仅青年人要动,老年人也要动,但要遵从适时、适量、适宜的原则,以动而不疲、持之以恒为标准,这样,才能精气旺而神不衰
上一篇:A型人格者要善于养心 下一篇:能中和者必长寿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