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介绍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按病损分为根性和干性二类。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坐骨神经痛,病因复杂多样,且可反复发作。
坐骨神经痛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临床上多按风寒湿、顽痹及筋痹等论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证的专论,虽然所涉及面较广,其中也包括本病在内。汉代张仲景从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历节病、风湿痹的甘草附子汤、乌头汤等,至今仍应用于本病临床。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贼风候》中对本病症候作了明确描述:“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唐宋时期,治疗方法有较大的拓展,除内服药外,还广泛采用针灸、药酒、膏摩等法,宋代又扩充虫类药物,使疗效进一步提高。至金元时期,将本病另立痛风一名,对病因病机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明清时期,认识更趋深人,特别是清代王清任提出的血瘀致痹的观点,及所创制的身痛逐瘀汤,对现代医家仍有重要的影响。
现代用中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早临床资料见于1954年。自此之后,直到60年代,有关文章不少,但内容多以针灸治疗为主。从60年代后期起,以中医药或草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80年代以来,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辨证分型与专方治疗并重。辨证分型逐步趋向统一,专方治疗,多以传统方剂进行随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方面的资料有日益增长之势。二是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并重。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是本病重要疗法,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人统计用各种穴位刺激法治疗147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其总有效率达97.5%。三是内外合治或综合治疗之法引起重视。所谓内外合治是指内服药与外敷药同用,这是因为坐骨神经痛在病位上多属经筋部分,较为表浅,外用药物易发挥作用。综合治疗是指中医药与其他疗法,诸如针灸、推拿、气功等结合应用,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目前,中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在机理研究方面,做得较多的是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理研究。已检测到,针刺后,病人周围血相5-HT,cAMP、cGMP、PGE2,PGF2α均有改变,表明其镇痛作用有一定生理基础。近来还发现,坐骨神经痛病人针刺后皮肤的阻抗值、患肢的肌肉震颤率及血流量都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并与临床疗效相吻合。另外,还对某些方剂及药物对坐骨神经痛的止痛作用进行过药理上的探讨,但实验研究做得较少,今后有必要引起重视。
本页关键字:坐骨神经痛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免费索取坐骨神经痛常识资料
上一篇:坐骨神经痛如何分型 下一篇:坐骨神经痛有哪些需要知道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