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周围性面瘫是在某些条件、诱因、病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近年来,病毒学说逐渐受到重视,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巨细胞病毒等嗜神经病毒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其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浅谈如下。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10%葡萄糖酸钙20ml,地塞米松5mg加入10%葡萄糖150ml内静脉滴注,1次/d;重症患者地塞米松可加至10~20mg、葡萄糖酸钙30ml、3~4天后递减;伴病毒感染者,可加病毒唑1g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辅以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500μg肌肉注射,1次/d,10天为1疗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0余例患者均在发病10天内接受治疗,3~8天全部治愈。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周围性面瘫是在某些条件、诱因、病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近年来,病毒学说逐渐受到重视,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巨细胞病毒等嗜神经病毒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寒冷学说目前也被确认为一种致病因素。缺血性学说也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血管运动神经反射,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致使供血区缺血,导致组织水肿,压迫神经引起面瘫。以上机制可以相互联系,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临床采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治疗本病,是依据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早期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从而改善局部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葡萄糖酸钙具有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渗出减少,具有抗炎、消肿和抗过敏作用,使局部神经尽早恢复功能而达到治愈目的。
本页关键字:浅谈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面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针灸治面瘫 下一篇:针灸治面瘫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