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明节祭祀与扫墓习俗
清明清明──从节令的气候特征看。清,指草木回青;明,指万物萌发。在这种节令氛围里,泉人首次办“嫩饼莱”──红萝卜丝、绿豆芽、荷仁豆丝、豆腐条炒蒜,糖炒浒苔,花生末等的合莱。嫩饼,又叫薄饼,实际上就是春饼。
在泉州方言中,“春”与“剩”音相谐,是个吉祥的字眼。吃春饼,表示“年年有剩余”。这种合莱,正是唐宋诗所说的:“青蒿黄韭簇春盘”。这恐怕是唐宋饮食文化的遗风。
在泉州乡下农家,应节的食品是包“清明果”。清明果有两种:一是糯米粉皮,麦馅。一是地瓜干粉皮,豆沙馅。为满足春季农作物收成尝新的欲求,“城肥”(人粪尿)是包给乡下农家的。“城肥”主称立约的农户为“相知”。到了清明节前,“相知”会挑清明果送给“城肥”主。泉俗戏称为“炮弹攻入城”。礼尚往来,“城肥”主还以“米粉丝”,泉俗为“盾牌弄出去”。
清明祭祀与扫墓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怯,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旅居海外侨胞,对家乡的清明,七月半和年兜(除夕)这三个重要节日必须汇寄家费,以资备办节日所需开支。在家中备办丰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厅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而菜肴之中,必备有“润饼菜”所需的各种配料。孝敬祖先于中午在自家厅中进行,照例焚香点烛,烧金放炮,祭祀礼毕,撤去菜肴,一家人共同进餐,而主要的食谱是“润饼菜”,把各种菜肴一齐倒入锅中拌和加热,然后摊开薄饼,抹上辣酱及加入浒苔、花生末及菜肴,然后人手一卷,双手捧起。细嚼慢咽,别有风味。
吃完“润饼菜”,一家人除老病及婴孩外,都一齐参加扫墓,各家各户,都准备了果合、香、金纸、烛、鞭炮和一大叠五色纸钱,此外是朱漆红颜料。原来所用朱漆,因原料难取,现均用红色漆代用,同时带了毛笔,一家人浩浩荡荡,往坟地土进发。
到了墓地,先用锄头把墓地周围杂草锄净,清理墓埕。于是一家人分别动手,有人用红笔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号描红,有的焚香点烛,摆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欢在墓上献纸钱。所谓纸钱,是用薄的色油光纸裁成宽约四寸,长约六寸的纸页,然后用波纹状的钢錾在中间錾出三四行波纹状的曲线,小孩一张张往墓上压,五色斑斓的纸钱,使人远远看去宛如盛开的花朵,使平时荒凉的坟山,突然红绿纷披,平添一片艳丽景象。
献纸事毕,儿孙们便在祖先墓前跪拜行礼,既尽子孙孝道,也祈求祖先保庇今后平安如意。
侨乡深沪清明节有哭墓之俗,妇女们衣着素洁,伏在坟头边哭边诉,凄楚动人,甚至有一定的节奏及和谐的音调,是特色独具的风俗。
献纸、跪拜及哭墓诸事既毕,即烧金纸和燃放鞭炮,热烈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坟山,扫墓的人群踏着暮色,一群群一阵阵回家而来。
虽说清明节期间是十日前八日后,但一般都争取在当日扫墓,即使在外地者也尽量赶回家乡来扫墓。而城镇中,因近来清明节不放假,所以只得在清明节的期间于星期日才去扫墓清明哭墓深沪女清明节扫墓,乃传统节日,闽南侨乡之俗,当天敬奉祖先之后,便相率带果合金香及纸钱,到坟山祭扫祖先坟墓,各地如此,大同小异,惟独侨乡深沪之扫墓仪俗,另具特色。
深沪为一半岛,与永宁隔海相望,其坟山集中于东海之滨的高阜上,冢堆累累,不计其数,清明节日,各家妇女,素雅打扮,携带供品及纸钱,到各自家族的坟上,祭献之后,便开声而哭,她们嘤嘤泣诉,有如吟诗,颇似歌唱,莺声婉转,表情真挚,哭调有高有低,有节有奏,既含悲伤之惰,又具歌唱之美,特别是年青少妇,量然哭的是翁姑或伯叔,但亦凄楚动人,富有音乐之美,故而每到此日,经常有附近乡里的好事青年,三五成群,特地相邀到深沪坟场,以观深沪女哭墓之习俗以及诸多深沪女之风采。更有轻佻少年,悄悄地品头评足,深沪女也不予理睬,彼辈自觉无趣,悄然离去。
深沪女之清明哭墓,亦侨乡风俗之奇特者,而其源出何典,亦有考证价值。
本页关键字:清明祭祀 清明扫墓 泉州清明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海南民俗之乐东黄流镇乡村清明节传统祭拜习俗 下一篇:清明节的踏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