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合并妊娠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妊娠期梅毒患者多数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熟悉,一旦确诊表现为焦虑,惧怕,悲观绝望,以致出现夫妻情感危机。她们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态中。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及时的健康教育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我们着重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要害。当患者确诊为妊娠并发梅毒,且得知梅毒对下一代的危害时,尤其是珍贵儿,情绪会忽然变得极为压抑或躁动不安,感情会变得更加脆弱,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们主动地与患者交谈,鼓励她们说出心里话,耐心倾听她们倾诉,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满足她们的心理需要,使患者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现实的困境。
1.2 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支持。在交谈中,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熟悉程度,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解释梅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常识,使患者熟悉到只要果断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但可以治愈,也可避免传给下一代。语言诚恳,语调亲切,通过护士感情投入和语言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做好家属工作,我们积极争取患者配偶的配合,引导他们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让家属安慰鼓励患者。对由于配偶性外遇而染上梅毒的孕妇,我们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其配偶尽快熟悉到自己的过失对女方及下一代产生的健康危害,促使夫妇共治。对已终止妊娠的患者,要求其做到待梅毒治愈后才能再次怀孕。
2.孕期护理
早期梅毒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产前检查时常只注重产科情况,而忽视了内科、皮肤科及妇科病等与梅毒有关的内容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在妊娠早期或做第一次产前检查时,除注重检查有否梅毒皮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由于我院地处闽南沿海,为梅毒高度流行区,对于RPR阴性者,3个月后还重复检测1次。由于妊娠4个月后病原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故产前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胎儿发育情况。青霉素能阻止螺旋体壁的修复,但只有在血清浓度30U/L条件下持续10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故对于妊娠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应积极驱梅治疗。指导孕妇做好自我监护,天天数胎动。孕32周以后每2周做一次脐血流图,观察胎儿情况。每2周测一次尿E3测定以检查胎盘功能,孕期禁止性生活以免重新感染。一旦发现胎儿有先天发育异常,从优生优育考虑终止妊娠。以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计划再次妊娠。
3.分娩期护理
3.1 患者入院后安排在隔离产房分娩,由专人观察助产。由于病原体可通过产道传给新生儿,故在第二产程尽量避免做对胎儿有损伤的手术操作。适当提早行会阴侧切,减少胎儿头皮与阴道壁的摩擦,防止由产道引起的母婴传播。产后送回隔离休养室。给常规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天天2次,共5天。
3.2 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和一次性塑料膜垫,使用后打包焚烧。产床用0.5%过氧乙酸溶液擦洗,如有布类污染用1:40金星消毒液浸泡5~10min后送清洗房处理。
3.3 新生儿除了经胎盘传播感染外,婴儿接触乳房或乳头可感染此病,故对分娩时母亲RPR阳性者,不应实施母乳喂养。
3.4 在住院一览表与床头卡上标有红色三角形(隔离标志),基础护理与产后会阴护理放在最后,用物单独处理。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1:80金星溶液浸泡3min,方可接触其他产妇,或使用一次性手套。
4.新生儿监护与隔离
4.1 为预防交叉感染,新生儿沐浴与治疗放在最后进行,仔细观察全身皮肤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所有的衣服、包被等
本页关键字:梅毒 梅毒合并妊娠患者的护理 免费索取梅毒资料
上一篇:患梅毒后为什么要定期找医生复诊? 下一篇:三期梅毒应该如何预防?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