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方
冻疮是以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低温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炎症反应等病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冻疮部位初起皮肤呈苍白色,有麻木冷感,继则水肿或青紫。形成瘀斑,自觉灼热、痒、痛,局部有水疱,如无感染,则病变部位逐渐干枯,结成黑痂,不久脱落而愈。易在寒冷季节发病,温暖季节好转,每逢冬寒,老疤处易于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正气不足,寒冷之气侵袭肌表,阳气不能四达,阳郁血凝所致。故治疗重在用辛散温通之品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内服外敷配合使用,收效较佳。同时,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护好易冻部位。西药治疗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当归四逆汤
当归、桂枝、芍药各9g,细辛、炙甘草、通草各6g,大枣5枚。水煎,去渣,温服。
本方出自《伤寒论》,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适用于冻疮,麻木冷痛、肤色青紫、肿硬结块、灼痛发痒、手足清冷者。有报道运用其加减水煎内服配合药渣水煎敷洗患处治疗冻疮54例,结果全部有效。
2.芍药甘草汤
赤芍、白芍、川桂枝各10g,炙甘草、生姜各6g,大枣12枚,黄酒(后入)5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药渣煎水洗患处。
本方有活血通络温经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42例,结果:1个疗程痊愈者13例,2个疗程痊愈者24例,3个疗程痊愈者5例。
3.葛桂归芍汤
葛根、桂枝、当归、白芍各12g,通草8g,细辛3g,于姜6g,甘草5g,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外用洗剂:花椒15g,肉桂、鲜生姜各12g,艾叶10g。水煎洗患处。
本方有温经活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多例,结果均收到满意疗效。
4.芪桂五味汤
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鸡血藤、制附片各适量。病发于面部加白芷、川芎;发于上肢加片姜黄、桑枝;发于下肢加川牛膝、独活;有瘀斑肿胀加桃仁、炮山甲、当归;有水泡加茯苓、乌梢蛇、苍术、玉米;痛甚加细辛、晚蚕沙、乳香、葱白;麻木不仁加地龙、海风藤、败酱草、蒲公英、连翘。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有益气通脉,温经散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局限性冻伤566例,结果痊愈453例,显效95例,有效18例。
5.冻疮酒
当归60g,红花、海椒各30g,细辛、樟片、肉桂各15g。共杵绒,入白酒1500g内浸泡1周备用。冬季用此酒每日涂搽易生冻疮处,每日3次。亦可预防冻疮用。冻疮已破皮者不宜用。
本方有温经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冷疮(冻疮)初起未破皮,红肿疼痛者有效。
6.桂苏酒
桂枝、苏木各100g,细辛、艾叶、生姜、当归、花椒各60g,辣椒6枚,樟脑粉30g。将上药装入玻璃瓶内,加入75%酒精(白酒亦可)3000ml,密封,浸泡7天以上。用时以药棉蘸药液反复揉擦患处,每日3次。如水煎洗可去樟脑粉,溃破者去辣椒。入冬时搽本方可预防冻疮发生。
本方有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93例,结果:用药2天治愈6例,用药3天治愈59例,用药4天治愈20例,用药5天治愈8例;平均治愈天数3.5天。
7.冻疮酊
黄柏、桂枝各30g,当归、干姜各25g,红花、冰片各5g,于尖辣椒10个。上药装入瓶中,然后加入95%酒精500ml,密封,浸泡15~20天,去渣。用时将患处以温水洗净,用消毒棉球蘸药水涂搽,每日2~3次。[FS:PAGE]入冬时搽本方可预防冻疮的发生。
本方有温经散寒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45例,结果疗效显著。
8.芜花酊
芫花6g,红花3g。将2药同浸入75%酒精100ml 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以药液涂擦患处。每日多次。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冻疮433例,结果一般2~3天痊愈。另有预防作用。
9.柏叶膏
侧柏叶(炙干为末)120g,杏仁(去皮研)、头发各30g,盐(研)15g,乳香(研)7.5g,黄蜡30g,油700ml。上7味,先煎油沸,次下5味药,煎至头发熔化完全为度,再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先以冷开水洗疮,以消毒纱布吸干水后涂药,再以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如疮渐愈,则3~4日换药1次。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收敛生肌之功。适用于冻伤已溃者。
10.鲜山楂泥
鲜山楂适量洗净,去核,捣如泥状。温水清洗患处,敷山楂泥约2mm厚,纱布包扎,保持3天。冻疮已溃者禁用。
本方有活血散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复发性冻疮29例,结果:敷药1次痊愈者27例,敷药2次痊愈者2例。
11.复方乌头酊
生川乌、生草乌、桂枝各50g,芒硝40g,细辛30g,红花20g,樟脑15g,60%酒精1000ml。先将生川、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时将棉签蘸药汁涂患处(溃破有继发感染者,按外科感染处理),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连续用药1周或以愈为度。对于气血虚弱者,配合内服人参养荣丸效果更好。
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消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20例,结果痊愈18例,显效l例,无效1例。疗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天,平均5天。例,结果痊愈18例,显效1例,无效1例。疗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天。平均5天。
12.复方姜椒酊
鲜生姜、羊角辣椒(去种)各100g,95%酒精300ml。上药一并放入瓶中,浸泡10~15天,去渣,以棉球蘸药液涂搽患处,每日 l~2次。
本方有活血消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22例,效佳。
13.橘皮生姜汤
鲜橘子皮3~4个,生姜30g。加水约2000ml煎煮30分钟,待水温与皮肤接触能耐受时浸泡,并以药渣覆盖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一般用药2~4次即可,发生于耳轮或鼻尖的冻疮司用毛巾浸药汤热敷患处。不论已溃未溃,均可应用。
本方有温经散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30例,结果均获良效。
14.甘草芫花煎
甘草、芫花各9g。加水2000ml,水煎后洗浴冻伤部位,每剂洗3~5次,每日3次(有坏死创面仍可洗浴,但洗后应给黄连纱条换药)。
本方有解毒通经,通利血脉之功。临床用其洗浴冻伤,对单纯红肿患者效果佳,50%以上用药1剂,洗3~5次即愈;对红肿加创面皮肤坏死者,经洗后,红肿、疼痛迅速消退,然后坏死组织脱落,呈新鲜肉芽组织,改用黄连纱条换药而收口;对3度冻伤者,用洗方后疼痛逐渐消失,坏死组织分离,为及早植皮等外科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15.紫罂冻灼膏
紫草、米壳各25g,黄蜡、冰片各15g,香油500g。将黄蜡置于容器内备用。香油入锅内熬开达150℃,加入米壳和紫草炸枯,以米壳炙酥为度,将紫草、米壳油过滤去渣,倾入黄蜡溶器内,使黄蜡溶化,略加冷却并及时放入冰片,稍加搅拌,凝结后即得。用药前[FS:PAGE]先洗除水泡,消毒泡面,再外敷本膏。
本方有解毒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伤、烧伤百余例,结果均获治愈。使用本膏药,在接近痊愈时不能间断,否则易形成疤痕,同时须采取暴露疗法,勿用塑料薄膜包扎。
16.复方山桂膏
Ⅰ号:山莨菪碱400mg,肉桂3g,樟脑2g。研极细粉,加凡士林95g调匀备用。
Ⅱ号:I号山桂膏100g,土霉索(研粉)25万U,充分拌匀备用。
冻疮痒、痛、红斑、水肿、水泡,包敷Ⅰ号膏,2天换药1次。冻疮溃疡,渗液较多,先用3%。雷凡奴尔纱布湿敷,每日1次,待渗液减少后,包敷Ⅱ号膏,2天换药1次。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冻疮1084人次,随访812人,全部治愈。
17.山楂细辛膏
成熟的北山楂若干枚(据冻疮面积大小而定),用灰火烧烂,捣如泥状;细辛2g,研成细末,合于山楂泥中。上药摊布于敷料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本方有疏风散寒,活血祛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60余例,结果全部治愈。一般仅需用药4~5次。
18.冻疮涂膜膏
辣椒提取物150ml,苯酚、盐酸普鲁卡因各20g,薄荷60g,乙基纤维素50g,甘油150g,酒精加至l000ml。取干红辣椒粗粉300g,用7倍量酒精渗漏,渗漏液回收酒精,水溶加热浓缩至稠膏状,加酒精溶解成150ml得辣椒提取物备用。另取适量酒精溶解盐酸普鲁卡因,加苯酚、樟脑、薄荷脑搅拌溶解后,加辣椒提取物及乙基纤维素,边加边搅拌至全部溶解后,再加甘油和酒精搅匀即得,置密闭溶器内备用。治疗时将患部用温水洗净晾干,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待1~2分钟即成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