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的小儿喘症
小儿喘症是以气喘、鼻煽、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喘证”,西医的“小儿肺炎”、“气管炎”等均可出现此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病机:外感风邪,内蕴痰法,气道闭塞,气逆而上。
临床表现:主症:咳嗽不畅而气喘,痰白而稀;或咳嗽痰浓,气喘鼻煽;或喉鸣痰壅,气喘憋闷,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甚则两胁抽动,胸高抬肩,摇身撷肚;或呼吸浅促微弱或间隙叹息。
兼症:发冷发热,无汗,不渴;或发热有汗,口渴,咽红,脸红唇红;或高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或低热多汗,脸唇樱红或嫩红,干咳痰少;或四肢欠温,咳嗽无力,脸色苍白,消瘦神倦,不思饮食,大便溏烂;或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浅促,四肢欠温,虚烦不安;或高热神昏,烦躁,胡言乱语,四肢抽筋,口闭不张,颈项强,两眼上视。
治疗原则:疏风祛痰,通道降气喘。
内治法:①一见喜、十大功劳各15克,橘皮3克,水煎取1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剂。
②小叶田基黄10克,鱼腥革5克,水煎调蜂蜜适量服,每日1剂。
③葫芦茶、鱼腥草、大田基黄、大飞扬、桑白皮、山蒜根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批杷叶15克,六月雪、臭牡丹各9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臭牡丹、白颈蚯蚓、粽叶根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⑥不出林、满天星各25克,鱼腥草30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曰1剂。
⑦不出林、仰天蛊、百部、龙骨风、一点红各9克,天冬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马鞭草5克,满天星、车前草、批杷叶、竹叶地桃花各10克,水前服,每日1剂。
⑨一枝黄花、一点红各适量,水前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曰。
②大黄、芒硝、大蒜各15至50克,敷胸,纱布包,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3至5天。
③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腧、膻中,每日1次。
④神门穴位埋针,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⑤药线点灸风门、肺腧、天突、足三里,每日1次。
⑥药线点灸肺腧、定喘、气户、天突,第1日灸2次,以后每日1次,至愈。
预防及护理:①住所要清洁,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②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注意寒温适宜,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③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水分供给要充足。
④患病时要保持安静,减少消粍,以利于康复,并要注意常换体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