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以及疾病、创伤、饥饿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药。壮医药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经验积累时期,从先秦开始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间又可以分为先秦时期和秦以后两个阶段。先秦时期虽然已有针刺及药物的使用,但尚属起源时期,技法方药比较简单,古墓出土的青铜针是较短的,只能作浅刺使用,出土的药材品种还不多。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更为丰富多彩。特别是唐宋以后,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技法成熟,使用的药物也增加到百种以上。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特别是明朝以后,在地方志上出现不少各地名医的记载。
壮医药专著
虽然在漫长的诊疗技法方药积累时期,壮医药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以地广人众和防治需要,整体来看还是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中尤以创用针刺疗法和制造金属针具,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和应用,以及对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的丰富防治经验,成为壮医药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特色。壮乡武鸣县马头镇元龙坡101号西周古墓出土的医用青铜针,为《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的“九针亦从南方来”提供了实物例证,迄今为止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医用青铜针具。
壮医理论体系、医教研体系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则是在1984年第1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脏腑气血、筋骨肌肉、毒虚致病和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的壮医理论体系,于2002年2月通过广西科技厅、卫生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以《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壮药学》《中国壮医内科学》《中国壮医针灸学》等为代表的多部壮医药理论及临床专著相继出版发行。《壮族医学史》专著荣获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著作),被医史学家蔡景峰教授誉为壮医史上的里程碑。基于壮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古老的壮医药终于上升为一门学科——壮医学。
特色医理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 壮族民间“笃信阴阳”(明·广西通志·卷十七),壮医则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为核心理论。壮医认为大自然及人体的各种正常和异常的现象及其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在阴阳的关系中,壮医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认为人活体之所以具有生命的特征,是阳气的存在和作用的体现。人体阳气经常耗散,因而临床上阳虚的征象比较常见,重阳、调阳、壮阳成为壮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理念。壮医同时认为阴阳必须经常处于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定的常度上,否则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都是会出现灾变或病态。
壮医称气为“嘘”,气充斥于天地和人体之中,表现为阳、为动力、为动能,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赖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人气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同步运行。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天地气的变化有一定主动适应能力。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的天地人三部之气也必须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维持健康状态。“三气同步”的意义在于“同步”,即协调运动、互相制约,从而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脏腑气血,筋肉肌肤及“巧坞”主神理论 壮医认为,这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巧坞”(大脑),是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的调控中枢。
壮族聚居的宜州,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人体解剖的记载,并实绘了我国第一张人体解剖图——《欧希范五脏图》。大部分壮族地区民间还有“二次葬”的习俗。因而壮医对人体脏腑及筋骨肌肤的实体和功能是较早有所了解的。壮医对人体气血精津液及心肝肺肾肠胃等脏腑实体及功能的认识,与中医所述基本一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壮族民间在屠宰禽畜及解剖中,一再发现脾脏(壮族称味隆)内藏血较多,且人生气时称“发脾气”,因而逐渐领悟到脾脏除了中医所说的运化功能外,还应是人体气血的贮藏和调节库。补气血与补脾有密切的联系。
壮医对“巧坞”(大脑)的认识历来比较明确,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语言及思维能力以及协调脏腑五官的能力,都是“巧坞”的功能,从而形成了“巧坞” 主神明的理论。“巧坞”位于人体上部(即天部),位高权重,是名副其实的人体总指导部。临床所见,因“巧坞乱”或“巧坞坏”,指挥失灵或失误,人体各种功能就会紊乱,导致三气不能同步运行,阴阳失调易疾病丛生。
三道两路理论 “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壮医虽然也部分引进中医经络理论(如经筋理论),但作为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
壮族及其先民骆越人,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引种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知道稻谷禀天地之气以生长,赖天地之气以收藏,得天地之气以滋养人体。故将其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之为谷道(壮语称之为“条根埃”),主要指食道和胃脾,其化生的枢纽在肝胆胰脾。水为生命之源,故人体有水道进出水液,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的联系。水道与谷道进同出异,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之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排出汗尿涕唾。水道的调节枢纽在肾与膀胱。气道是人体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补充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交换的枢纽之脏为肺脏。“三道”的特征是与大自然直接相通,是大自然与人体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进出交换,实现新陈代谢的通道。“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就会直接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
“两路”是壮医对人体内维持与大自然直接相通,但都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体内封闭循环通路。壮族传统文化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体液和精津的通路,其功能主要是为脏腑及筋骨肌肤输送水和营养物质。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体内,循环往来,其枢纽在心脏。火为升发之物,其性迅速(火速之谓)。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路,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为“信息通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火路同龙路一样,有干线及网络,四通八达,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多种信息和刺激,并经其中枢“巧坞”的处理,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维持生理常度,实现“三气同步”。
“三道两路”关系密切,具体作用虽然不同,但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协调的生理功能。“三道两路”的核心是一个“通”字。人体的许多疾病,就其病理来说,都是由于道路阻滞甚至阻断所造成。通调“三道两路”,可以防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急重病症。
毒虚致病及调气解毒补虚理论 壮医认为,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以损伤正气,两者争斗,如正不胜毒,则影响“三气同步”和阴阳协调。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如瘀毒),直接影响脏腑及筋骨肌肤的正常功能。虚即正气虚,它既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态的综合反映。因为虚,机体的运化能力和防卫功能相应下降,特别容易受到外毒侵袭和导致内毒滋生。毒有内毒外毒,虚有先天后天,临床当加以细辨。
壮医针对毒虚致病而总结提出的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一是通过技法或方药调理气机补虚,调动和增强人体自身的运化能力及防卫能力,以达到防毒祛毒的目的。二是使用各种有解毒功能的药物,通过药物的性味之偏,进入体内后直接中和化解毒物或通过三道加快排出毒物。调气解毒补虚不仅是壮医对疾病的治疗原则,同时也是壮医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对治未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色方药
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盛产中草药。肉桂、田七、苡仁、罗汉果、山银花、山豆根、铁冬青、牛大力等都是沿用已久的壮药。著名靖西壮乡药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医的经验积累时期,早已形成了大量的专方专药。
壮药萝芙木
药物分公药、母药两大类 壮医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缓五种;药味有酸、甜、苦、辣、咸、麻、淡、涩八种,并据此分为公药、母药两大类。公药多为温热滋补调气之药,诸如肉挂、生姜、紫苏、砂仁、荆芥、土黄芪等;母药多属寒凉清热解毒利导之药,如铁冬青、青牛胆、地苦胆,山豆根、山艮花、土黄连等。公药母药对应着阴证和阳证。壮医组方讲究主帮带的配伍原则。主药针对主病主症,帮药协同和加强主药的功效,或协助治疗兼症,或减较主药的毒副作用;带药引诸药直达病所。
善用鲜药和单方 这是壮医用药的重要特色。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常青,为壮医使用鲜药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壮医常用的鲜药上百种,如罗裙带、蒲公英、雷公根、鲜芦根、鲜石斛、鲜紫苏等。内服鲜药多取其滋阴清热之功,外敷鲜药多赖其拔毒解毒之功。鲜蛤蚧、鲜壁虎、鲜毒蛇、鲜蜈蚣等这些动物药,单用或配伍其他壮药,临床实践表明对多种恶性肿瘤及一些疑难痼疾有较好的疗效。壮医治疗筋骨损伤,虫蛇咬伤之类的疾病,用的几乎都是鲜药,而且多数是单方使用。
善用毒药和解毒药 这与壮族所处的多毒物、多解物的环境有关。已知的壮医常用毒药、解毒药近百种,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多种疾病。曼陀罗、丁公藤、断肠草、羊角扭、水田七、紫茉莉、商陆等,以及矿物药硫黄、朱砂、砒石,动物药水蛭、蜈蚣、班蟊、毒蛇等,虽有毒性,但如使用得当,效果非同凡响。
特色技术
壮医针刺疗法 名老壮医罗家安所著的《痧症针方图解》(手抄本),记载了数十种痧症的针挑治疗方法。壮医针刺治疗有体针、耳针、掌针、跖针、火针、针挑、刺血、金针、陶针等多种技法,根据临床需要灵法选用。黄瑾明、林辰教授等出版《中国壮医针灸学》《中国壮医针刺学》等专著,形成“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壮医针刺疗法得到进一步推广。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该疗法原流传于柳江县壮族民间龙氏家族,秘不外传。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整理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1986年公开出版。该疗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对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2011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该疗法系名老壮医岑利族整理出来的,是用多种壮药煮沸加热特制的竹罐,乘热吸拔于患者体表的治疗部位上。通过药力、热力和负压吸拔力,发挥拔毒行气、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活血舒筋的功能。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的主打疗法之一。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壮医推拿按摩疗法 以三道两筋和经筋理论为指导,总结和吸取壮族民间推拿按摩、理筋正骨的丰富经验,形成以“查灶诊病”和“消灶解结治病”为特色推拿方法,对各种痛症疗效显著。目前,被确定为广西壮医医院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壮医熏蒸洗浴佩垫疗法 采用不同的壮药,单用或合理配伍后,水煎后,熏蒸肌肤,达到治疗目的。该疗法对小儿病及慢性病效果较好。
优势病种
壮医的优势病种为南方地区常见病,如风湿、痧瘴蛊毒类疾病。具体而言,壮医优势病种,主要是痧病、发旺(痹病)、墨病(哮喘)、胴尹(胃痛)、肉扭(淋证)、笨浮(水肿)、急劳(急性白血病)、麻邦(中风)、血压嗓(高血压病)、邦印(痛证)、发北(癫狂)、屙尿甜(糖尿病)、仲嘿喯尹(痔疮)、夺扼(骨折)、骨痈(骨髓炎)、核嘎尹(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活邀尹(颈椎病)、旁巴尹(肩周炎)、卟佷裆(不孕症)、勒爷得凉(小儿感冒)、勒爷墨病(小儿哮喘)、濑幽(遗尿)、航靠谋(痄腮)、能唅能累(湿疹)、火眼(急性结膜炎)、楞涩(鼻炎)、货烟妈(咽炎)等。
发展现状
为了传承和发展壮医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大会。自治区人大制定和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并组织执法检查。
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决定成立壮医系,组织编写了12本壮医本科试用教材,首次招收了中医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班;2011年开始正式招收壮医本科生,开创了壮医本科教育的先河。2002年8月,广西区编委、区卫生厅决定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基础上,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10家重点民族医院之一。30年来,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院)已承担和完成了300多项壮医药相关科研课题,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著作奖)。壮医风湿病专科、壮医肿瘤病专科以及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经筋推拿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及要求推广的民族医实用诊疗技术。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于201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载壮药375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卷于2008年、2011年公布施行。
上一篇:壮医药专家龙玉乾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