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医 --> 瑶医学之摸手脉

瑶医学之摸手脉

瑶医学之摸手脉是:摸手脉,是瑶族古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流传于瑶族民间,千百年来瑶医就运用于临床辨证、推断病情,对保障瑶族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繁衍起着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瑶医诊断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摸手脉,是瑶族古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流传于瑶族民间,千百年来瑶医就运用于临床辨证、推断病情,对保障瑶族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繁衍起着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瑶医诊断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瑶医脉诊对内科、妇科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还可以对某些危重症作预后诊断。李钊东、刘杨建、赵秀英、黄秀娥等瑶医脉诊尤为精通,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女病人下肢腘窝内侧脉小,大部分为子宫闭塞,左右内侧一边脉急,多数为宫颈炎或膀胱湿热。

瑶医根据“心主血脉”,脉与心息息相关,血脉的运行依赖于心,心又与整体有密切关系。所以,从脉诊部位和脉象就能诊察人体气血、阴阳盛衰、内脏病变等,有时疾病症状还未显露而先有脉象变化,然而,在临床辨证中,必须根据脉象,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辨病施治。

(一)脉诊部位与反应和脏腑病症

1.上肢

上肢上节中部偏向外侧:候胸中、颈、头崩。

上肢上节中部:候头、心、心气。

上肢上节内侧:候咽喉上、中、下端。

左上肢中节外侧:候男病人腰上、中、下节与背部。

左上肢中节内侧:候女病人经期、赤白带、闭经。

右上肢中节外侧:候肝、胆、小叶肝。

右上肢中节内侧:候女病人月经来潮。

上肢下节外侧:候肾、肩、上肢。

上肢下节内侧:候胁、大腿、膝。

手掌心:候气血盛衰。

2.下肢

下肢腘窝外侧:候腰、肾、腿。

下肢腘窝中部:候胃、大肠。

下肢腘窝内侧:候男病人睾丸、小肠、膀胱;候女病人子宫、小肠、膀胱。

男女病人脉诊部位,一般候女右上肢上、中、下节(其左上肢上、中、下节与男右上肢上、中、下节相同),候男左上肢上、中、下节(其右上肢上、中、下节与女左上肢上、中、下节相同),男女病人都要候下肢腘窝。

3.切脉方法

瑶医采用三指布法,即食、中、无名指内摆成略为三角形,相距约一寸,首先以食指端放上部,继而中指放在食指的前部,然后无名指于下部。部位取准后,三指用同样力量,探索脉搏是否正常,如发现某部位脉象反常,即采取单按法,用中、食、无名指在反常脉部位反复辱按,认真探索脉象性质。

4.正常脉象与影响脉象的因素

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即和缓、均匀、不急不慢、不上不下、不大不小。影响脉象的因素:脉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精神状态等因索的不同,脉象也可以随之发生某些变化。

5.病脉与主病

脉诊部位为急、慢、上、下、大、小者属病脉象,根据病脉部位反应该脏腑的病症。

(1)急脉:主热证、痛症。

(2)慢脉:主寒证、痛症。

(3)大脉:主实证、热证。

(4)小脉:主虚证、寒证。

(5)上脉:主表证。

(6)下脉:主里证。

本页关键字:瑶医学之摸手脉  摸手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瑶医学特色诊法之脐诊        下一篇:瑶医学之摸腹部

>> 返回瑶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